- 1、本文档共5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选择性必修1《稳态与调节》知识结构;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CONTENTS;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无论是单细胞生物还是多细胞生物的细胞,都有其特定的生活环境,并与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组成我们身体的绝大多数细胞没有直接与外界环境接触,不能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体液:人体内以水为基础的液体,统称为体液。;1.血浆;
纤维蛋白原主要由肝细胞
合成的、具有凝血功能的
蛋白质,是血浆中含量最
高的凝血因子。
;2.组织液;3.淋巴液;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之间的关系;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之间的关系;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之间的关系;思考·讨论;内环境;眼泪、汗液、消化液、鼻涕、尿液等是细胞外液吗?是体液吗?;说出以下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静脉注射(输液)和肌肉注射(打针),药物到达组织细胞发挥作用的运输途径有什么不同?;;二、细胞外液的成分;血浆的化学组成;讨论1: 血浆中这么多物质,你能将它们归类吗?;2.除表中所列成分外,血浆中还可能含有哪些物质? ;4. 从葡萄糖、三酰甘油(甘油三酯)、尿素、钠中, 任选一种你熟悉的成分,分析它的来源和去路,并说明这与人体的哪些系统有关。 ;细胞外液的成分;细胞外液(内环境)各成分的区别和联系;三种环境成分的辨析;细胞外液的成分;①血浆蛋白 ②胰液 ③乳酸 ④解旋酶 ⑤血红蛋白
⑥唾液淀粉酶 ⑦麦芽糖 ⑧原尿 ⑨RNA ⑩皮脂
以上成分不是人体细胞外液成分的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将血液中的红细胞放在清水或浓度很低的溶液中,细胞会由于吸水过多而破裂;将红细胞放在浓度较高的溶液中,红细胞会由于过多失水而死亡。此外,在过酸、过碱或温度过高、过低等条件下,细胞也不能正常生活。;(1)概念:;1.为什么细胞外液中蛋白质的含量高于无机盐,但是细胞外液渗透压90%以上来源于Na+和Cl-?
;
2.为什么医院里给病人输液时必须使用生理盐水(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
3.还有没有其他等渗溶液?
4.甘露醇是临床抢救特别是脑部疾患抢救常用的一种药,甘露醇进入体内后能提高血浆渗透压,使组织脱水,可降低颅内压和眼内压,从此描述来看,甘露醇属于____(低渗/高渗)溶液;;1.下列有关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细胞外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
B.细胞外液渗透压主要由Na+和Cl-的浓度决定
C.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D.人的血浆渗透压小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2.酸碱度(pH值);1.当酸性物质增加时(如乳酸过多时)
乳酸 + NaHCO3——→乳酸钠+H2CO3
H2CO3——→H2O+CO2
2.当碱性物质增多时(如[Na2CO3])
Na2CO3 + H2CO3——→2NaHCO3 ;3. 温度;四、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血细胞;结合消化、呼吸、循环、排泄等知识,讨论:
Na+、葡萄糖、氨基酸和O2等分别是经过什么途径进入内环境的?
参与维持pH的HCO3-/H2CO3是怎样形成的?
体内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如尿素和CO2),是通过哪些器官排到体外的?
请你用简单的示意图表示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的关系
;;参与维持pH的HCO3-/H2CO3是怎样形成的?;;通过讨论可以看出,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过程,需要体内各个系统的参与。例如,消化系统将营养物质摄入体内,呼吸系统吸入O2、排出CO2,泌尿系统把代谢废物、水和无机盐排出体外,循环系统把各种物质运输到机体的相应部位。机体的各个部分正常运行和协调一致,共同保证内环境与外界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顺利进行。;;思考:①人体代谢所需的O2从外界环境到达组织细胞被利用,至少穿过几层生物膜?
②葡萄糖由外界环境进入人体组织细胞并被利用(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发生在细胞质基质)至少需穿过几层生物膜?;1.养料(如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
转移途径:消化→吸收→血液循环→组织液→组织细胞
穿膜层数:进出小肠粘膜上皮细胞(2)+
进出毛细血管壁细胞(4)+
进入组织细胞(1)=7层;1.人在进行一定强度的体力劳动后, 手掌或脚掌上可能会磨出水疱。水疱中的液体主要是组织液, 一段时间后水疱可自行消失。以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水疱的成分中蛋白质的含量最高。
B.水疱主要是由血浆中的水大量渗出到组织液形成的。
C.水疱自行消失是因为其中的液体可以渗人毛细血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听力备考方案 课件 2021届高考英语一轮复习.pptx
- Welcome Unit Listening and Speaking 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中英语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 Unit1 Cultural heritage 重点单词和短语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中英语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pptx
- Unit 1 Reading and Thinking 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中英语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二册.pptx
- Unit3 Listening and speaking课件 2021-2022学年高中英语人教版必修第一册.pptx
- Unit 5 Using Laguage2 Language points 课件-2021-2022学年高中英语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pptx
- Unit 5 Languages around the world 重点单词和短语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中英语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 Unit1 Reading Language points语言点课件 2022-2023学年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第一册.pptx
- Unit 1 Teenage Life Listening and Speaking 语言点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中英语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 Unit 5 Languages Around The World Reading and Thinking 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中英语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 XX T 1149.11-2010 内燃机 活塞环 第11部分:楔形铸铁环正式版.doc
- XX T 1149.13-2008 内燃机 活塞环 第13部分:油环正式版.doc
- XX T 1149.12-2013 活塞环楔形钢环正式版.doc
-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全册教学课件.pptx
- 2025年春新北师大版8年级物理下册全册课件.pptx
- 2024年新人教版8年级上册物理全册课件.pptx
- (新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大单元教学 课件(共9课时).pptx
-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4醉翁亭记课件省公开课一等奖新课获奖课件.pptx
-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章末整理与复习习题省公开课一等奖新课获奖课件.pptx
- 外研版三年级英语下册期末复习单词专项.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