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关系.doc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你对高校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关系是如何认识的?你认为应该如何正确处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关系? 通识教育是英文“general education”的译名,也有人把它译为“普通教育”、“一般教育”、“通才教育”等等。专业教育,也称“专门教育”,是指按某种学科和职业方向为重点的专业人才教育培养模式。 大学通识教育承担着三重使命:1,作为专业教育的补充与纠正,其目的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加强文理之间相互渗透,做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这表明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两者为并列关系。2,作为专业教育的延伸与深化,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的整体观,开发学生的智慧,培养学生洞察、选择、整合和迁移的能力,形成知识的大局观、整体观;这表明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是逐步 、不断深化的关系。3,作为专业教育的灵魂与统帅,超越功利,弘扬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造就道德高尚、身心健康的公民;大学教育必须融入知识教育之中。 学科专业的确立是有严格的学科范围,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的,随着人类文明和社会经济实践活动进程,学科专业也随之逐渐细化,并且成为较为稳定的学科专业。但问题是,学科专业的设定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学科与专业是随着科学认知水平、科学技术的发展变化而变化,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是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学科界限趋于模糊、淡化,各种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纷纷产生。如果将各自的学科专业性过于强化,甚至于将其封闭起来,长此以往,不仅难以对已有的学科专业的知识资源进行有效利用,更谈不上多学科、跨学科专业的科技创新了。[在人的生活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往往需要多方面知识的综合,仅仅学习专业知识并不能满足社会对知识分子的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讲,在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更需要的是包括我国高等院校在内的高智力资源机构对人类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和对自然、人类社会的知识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从而创造出新的知识和财富,这对于不断地丰富、完善和改造已有学科专业,也是很有利的。 学科专业的发展,并不是人类科学活动的最终目的,科学的发展始终是人类改造社会和自然的工具和手段,促进人类的自由、全面的发展才是全部活动的最终目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科学活动的本身是为人服务的,而教育的根本意义,也是通过良好的教育,全面促进人的文明与进步。具体到高等院校中所开展的通识教育,从根本上来说,其现实功能,至少应有两个方面:一是人文素养教育。即是通过通识教育理论课程设置所进行的人格教育、情趣教育和意志教育。而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各种实际训练和体验,如语言文化教育、艺术教育等,则是人文素养体验教育的主要内容。由于此项教育是高等教育中面向所有学生的教育,所以具有普遍参与的特点。二是跨学科素质学习,而跨学科的学习与领悟,则是工程技术各专业所需要花大力气解决的大问题。 结合职业院校以工为主、理文法经管艺术并举的办学特点,我认为通识教育定位应该是是: 1.以人文社会科学作为核心,尤其是在人文素养教育方面,则是以提升和塑造学生完整人格、高尚情操、坚强意志和拼搏精神为主要内容,以培养自由、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标;而在情操教育中,讲求耳濡目染和潜移默化,通识教育需要充分发挥文化艺术的表现力、感染力、震撼力、穿透力功能,坚持不懈地在高等教育中贯彻人文精神与审美情趣,以塑造新一代学生的完整人格;而在意志教育中,则通过课程设计提供具有人格魅力和坚韧意志的内容,同时通过一系列文化艺术体验性实训课程,提高学生的忍耐力、耐心、细心、情绪控制、终身学习精神、吃苦耐劳精神、团队合作精神、公共意识,以及人生目标设计与实现能力。 2.通识教育的基本理念,是需要提升学生的批判能力和逻辑思考能力,从教育与课程设计上说,其根本作用在于提高跨学科综合学习、研究、创新能力。通识教育课程提供多学科研究理论方法,这就从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上提供了认识学科与知识资源进行整合的可能性,为寻找新的学科专业的结合点提供了思考的方向和方法。为实现拓展学科专业基本思维方式的目标,通识教育课程则根据工程技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学科专业特点分别设计具有适应性的课程。 具体到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设置,其基本理念是:高等教育可分为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两部分,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结合,由此而实现新经济时代大学均衡教育的总体目标。

文档评论(0)

liushuixi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