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练习湘教版必修第一册
关于大气组成成分及其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二氧化碳对地面有保温作用 ②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氧和氢 ③水汽和杂质集中在高层大气 ④臭氧能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
①② C.①④
①③ D.②④
解析: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和氧,水汽和杂质集中在对流层。答案:C
下列成分中,属于现代大气中人类活动产生的是( )
氧 气 C.二氧化碳
解析:氟氯烃是人类活动的产物。答案:D
读“大气的垂直分层示意图”,完成3~4 题。
氮气D.氟氯烃
②层大气( ) A.随海拔的上升气温逐渐降低 B.风、雨、雷、电等天气现象多发C.人造卫星多在此运行 D.分布有臭氧层 4.与①层大气相比,③层大气( ) A.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更小 C.大气密度更大
B.厚度更厚D.气压更低
解析:第 3 题,②层为平流层,随海拔升高气温升高;风、雨、雷、电等天气现象发生
在平流层;人造卫星运行在地球大气层之外;臭氧层分布在平流层。第 4 题,①层为高层大气,③层为对流层。与高层大气相比,对流层密度大,厚度小,气压高,与人类活动关系更
密切。
答案:3.D 4.C
读图,完成 5~6 题。
5.关于图中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气垂直分层的依据是高度、温度和气压的变化B.随高度增加气温渐高,气压渐低
C.距地面 20 km 处气压降为地面的一半D.对流层垂直方向上温度变化范围是20 ℃~-60 ℃ 6.关于图中①②层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层大气厚度随纬度增加而增厚 B.②层因氧原子吸收紫外线而增温 C.中纬度大陆地区冬季夜间①层大气易出现逆温现象D.②层复杂的天气现象不利于飞行
解析:第 5 题,大气垂直分层的依据是温度、密度和大气运动状况;随高度的增加,不同层次温度变化不同;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海拔每升高 100 m,气温下降约 0.6 ℃; 由对流层的高度可知其温度变化范围为20 ℃~-60 ℃。第 6 题,①为对流层,②为平流层。对流层大气厚度随纬度增加而减小;平流层因臭氧吸收紫外线而增温;平流层大气运动以水 平运动为主,利于飞行。中纬度冬季,由于陆地降温快,导致近地面气温低,易形成逆温现 象。
答案:5.D 6.C
对流层中的上升气流会使飞行中的飞机颠簸。导致对流层气流上升的原因是:上层实际气温低于理论气温(按垂直递减率计算的气温)。下图表示四种对流层气温分布状况。据此回答 7~8 题。
7.①图表示的气温降低速率在( )
A.3 000 米以下低于垂直递减率
B.3 000~6 000 米高于垂直递减率
C.6 000 米以下等于垂直递减率
D.6 000 米以下均低于垂直递减率8.飞机可以在 5 000 米高度平稳飞行的是( ) A.①
C.③
B.② D.④
解析:第 7 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必须明确对流层气温的垂直递减率是高度每上升 100
米,气温降低 0.6℃。由①图可知,在 6 000 米、3 000 米、地面的气温分别为-35 ℃、- 14 ℃、18 ℃。通过计算可得气温垂直递减率在3 000 米以下为 1.1 ℃,高于 0.6 ℃。在 3 000~
6 000 米为 0.7 ℃,高于 0.6 ℃,故 B 项正确。第 8 题,对流层的上升气流会使飞行中的飞机颠簸,要使飞机平稳飞行,必须使气流平稳。读图计算比较:①图 5 000 米高空气温理论值应为-12 ℃,而实际气温约为-30 ℃;②图5 000 千米高空气温理论值应为-15 ℃,而实际气温约为-20 ℃;③图 5 000 米高空气温理论值应为-10 ℃,而实际气温约为-25 ℃;
④图 5 000 米高空气温理论值应为-20 ℃,实际气温也约为-20 ℃,故①②③对流旺盛, 不利于飞机飞行。
答 案 :7.B 8.D 9.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该图反映的是 纬度大气的垂直分层,理由是 。
A 层大气热量主要直接 来自 ,该层大气天气现象复杂多变的原因是
① ;
② 。
补绘 B 层气温变化曲线。该层 22~27 千米高度处 含量达到最大值,成为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
图中C 层下部气温随高度变化的特点是 。
C 层中有若干 层, 强烈时, 信号会受影响。(6)A→B→C 大气密度变化趋势是 。
解析:第(1)题,对流层的厚度因纬度而异。低纬度为17~18 千米,中纬度为10~12 千米,高纬度为 8~9 千米。根据图示可判定该图反映的是中纬度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