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焦点网谈] 经适房不经济 谁让保障房成摆设 2010-01-13
经适房不经济 谁让保障房成摆设
考虑对锦盛苑(二期)的16套解危解困房实行“租赁”的方式
目前,乌鲁木齐市房产管理局正在酝酿对经济适用房实行分期付款、租售结合等方式“这些问题反映出政府住房保障体系与群众实际需求的衔接出现问题。”“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能从中央多拿资金,对保障性住房建设一味‘贪多’,客观上存在准备不足、进展缓慢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部分政府人士坦言,尽管中央不断加大对中西部地区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但是仍然面临建设资金不足的困境,一些财政状况紧张的地方政府只能寄希望于通过售房收回一些投资,用于下一步开发建设。
保障性住房政策设计、管理经验等方面的不足,也造成保障性住房建设操作过程中不断出现新情况、新问题。
需要政府对保障性住房政策不断完善和创新。加强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管理,探索公共租赁住房保障方式,“针对不同保障人群,提供适当的保障方式,建立有序衔接的住房保障体系。”
除了不断对相关政策加以创新,专家也指出,保障性住房建设监管机制同样不容忽视,需要进一步得到完善和落实,并且要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监督的力量,确保操作过程公开透明、公平公正,保障老百姓住得进,住得好。
新华视点:政府工作报告“回应”八大民生热点
2012/3/5 20:46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3月5日电(记者宋振远、刘元旭、杨金志)5日上午,温家宝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不避民生难题,直面民意关切。代表们发现,报告对会前媒体等民意调查中的八大民 生热点都有“回应”。
楼市调控——房价回归是主线 保障房建管是重点
【民意期待】 各类两会民意调查显示,“房地产调控”位居关注度前列,人们关心20 12年楼市政策是否或如何“微调”。
【报告回应】严格执行并逐步完善抑制投机、投资性需求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巩固调控 成果,促进房价合理回归。继续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基本建成500万套,新开工700万套以上。抓紧完善保障性住房建设、分配、管理、退出等制度。改革房地产税收制度。
【委员点评】张泓铭委员:楼市调控向何处去,政府工作报告给出了明确方向。今年关键是“严格执行”与“逐步完善”的统一。保障房建设除了“保量,”今年会更加重视分配、退出等制度建设。房产税已经试点一年,今年稳步推进正当其时。
调控物价——食品价格重稳定 “中间成本”要降低
【民意期待】物价“高位回稳”后走势如何,关注度高居新华网两会民意调查“第二位”。公众期待平衡好“稳增长”与“控物价”的关系。
【报告回应】继续把控制食品价格过快上涨作为稳定物价的重点。多管齐下,切实把流 通效率提上去、中间成本降下来。坚决治理交通运输领域乱收费乱罚款,纠正大型零售商业 企业违规收费行为,严厉查处发布虚假信息、囤积居奇、操纵价格、恶意炒作等违法行为。
【委员点评】邱立成委员:政府工作报告谈到物价,没有回避去年调控任务没完成的问 题。今年提出调控物价要减税、扶持、让利、规范等多措并举,操作性较强,强调降低中间成本的部署也十分及时。同时,将控制食品价格作为重中之重,则显示政府保障民生的决心。
收入保障——报告着墨较多 改革“攻坚克难”
【民意期待】“缩小贫富差距”“社会保障”分别位居新华网和人民网两会调查关注度“榜首”,公众期待改革向纵深推进。
【报告回应】抓紧制定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稳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加大对高收入者的税收调节力度,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同时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各项社会保险覆盖面,增加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加强城乡低保和社会救助。
【代表点评】朱丽萍代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改革着墨较多, 多策并举直指难题,收入分配“调高”“提底”“扩中”,社会保障“扩面”“提标”,这一系列安排显示政府有决心攻坚克难,尽快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
民生“三难”——投入给出“硬指标” 敢于作出新承诺
【民意期待】教育、医疗、就业——“老三难”关乎千家万户,一直是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重点民生领域。
【报告回应】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中央财政已按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编制预算,地方财政也要相应安排。巩固扩大基本医保覆盖面,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和管理服务水平。各级政府务必坚持就业优先战略,继续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
【代表点评】王荣华代表:教育经费占GDP的4%,医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240 元,这些数字鼓舞人心!政府工作报告对民生问题给出了“硬指标“”硬杠杠”,是向老百姓作出的庄严承诺。民生大于天,不仅要加以保障,更要持续改善。
食品安全——突出“监管能力” 把好“入口关”
【民意期待】食品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