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伤科学发展史.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学术水平 建立诊疗常规 改进固定方法 复杂骨折治疗原则 对整复手法贡献 麻药的应用 骨科器具应用 中医伤科发展史 刀、制药用具、 复位用工具、 材料选择 第三十页,共五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 伤科发展时期(宋元) 蔺道人的《仙》未载入正史,以秘方形式流传,《苏沈良方》中的“神授散”与《仙》“接骨丹”相同 宋元时期,骨伤科文献与外科集中一起 北宋:“大医局”——疮疡兼折疡科 中医伤科发展史 第三十一页,共五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 伤科发展时期(宋元) 危亦林《世医得效方》 中医伤科发展史 五世医家祖传 集元以前大成,承蔺道人之学,发展整复术 首创脊柱手法——“悬吊复位法” 明代评价:“正骨兼金镞,推危氏言其整复手法” 第三十二页,共五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 伤科发展时期(宋元) 危亦林《世医得效方》 中医伤科发展史 “悬吊复位法” 第三十三页,共五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 第三十四页,共五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 伤科发展时期(宋元) 危亦林《世医得效方》 李仲南《永类钤方》 中医伤科发展史 颈椎骨折脱位(首创悬吊牵引复位、卧位对拉牵引复位) 胸腰椎骨折(俯卧过伸复位法) 肱骨折、股骨、踝部骨折诊治 髋关节(前、后)脱位鉴别:以“粘膝”“不粘膝”征作区别 第三十五页,共五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 伤科兴盛时期(明清) 明清——骨科从外科分出--独立 明初——分13科:“接骨”“金镞”, 后改为“外科”和“正骨科” 特点:伤科专著出现(20多种) 名医辈出,学派形成 中医伤科发展史 第三十六页,共五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 伤科兴盛时期(明) 明,异远真人《跌损妙方》 中医伤科发展史 最早少林派伤科派 按穴位用药,用药特点是微温、辛甘、甘凉之行气活血化瘀药 评价:“用药平稳,立法精禅,洵医林中廑见之作,可补《灵》、《素》所未备。” 第三十七页,共五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 伤科兴盛时期(明) 明,异远真人《跌损妙方》 明,薛己《正体类要》 中医伤科发展史 编排系统:伤科大法、方药、医案 强调治伤整体观念,其“肢体损与外,则气血伤于内,营卫有所不贯,脏腑由之不和”,为内治纲领 突出脾胃、肝肾在伤科疾病中作用;后人称为“温补骨伤科学派的”始祖 第三十八页,共五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 伤科兴盛时期(明) 明,异远真人《跌损妙方》 明,薛己《正体类要》 明·朱橚《普济方 ?折伤门》 中医伤科发展史 骨折复位固定12法,(手牵足蹬法、超关节固定法) 伤科方药1210首(15世纪前骨科文献资料汇编) 第三十九页,共五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 伤科兴盛时期(明) 明,异远真人《跌损妙方》 明,薛己《正体类要》 明·朱橚《普济方 ?折伤门》 中医伤科发展史 骨折复位固定12法,(手牵足蹬法、超关节固定法) 伤科方药1210首(15世纪前骨科文献资料汇编) 第四十页,共五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 第一页,共五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 第一章:中医伤科学发展史 “中医伤科学”定义: 是指研究骨关节及其周围筋肉损伤 与疾病的学科 部位:损伤(骨折、脱位、软伤) 疾病(骨病、畸形、肿瘤) 最早出现清代:胡延光《伤科汇纂》 第二页,共五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 远古时期(远古至1.8万年前) 原始氏族时期( 1.8万年前-公元前21世纪) 奴隶社会时期(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476年) 战国-汉代(公元前476年-公元220年) 晋-唐代(公元220-960年) 宋-元时代(公元960-1368年) 明-清时代(公元1368-1840年) 鸦片战争后-新中国成立前(公元1840-1949年) 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 第三页,共五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 远古时期 烘火取暖、烤炙食物——热尉疗法 伤处抚摸、按压可减轻疼痛——按摩手法 伤口用树叶、草根、矿石粉等裹敷——外治法 中医骨伤科的起源(远古至春秋) 第四页,共五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 原始氏族社会时期 古人已能制作一些较精细的工具——砭刀、骨针、石镰 中医骨伤科的起源(远古至春秋) 第五页,共五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 出现了第一个外伤科名医——俞跗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上古之时,医有俞跗,治病不以汤液醴洒…….乃割皮解肌、诀脉、结筋” 第六页,共五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 夏代 主要生产工具是石器 发明了酒——通血脉、行药势,止痛、消毒 中医骨伤科的起源(远古至春秋) 第七页,共五十

文档评论(0)

努力奋斗的小玲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