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BR工艺工程设计计算书.xls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污泥指数取值 计算碳泥龄用表 计算书 SBR工艺工程设计计算书 计算项目:环保污水圈 米导 计算人:midao8280 资料来源:武汉市海利水业环保有限公司 序号 计算项目 符号 单位 举例数据 项目数据 计算公式或备注 本计算书有海利环保根据《给水排水》Vol.31天津市政和华北市政“推荐一种新的SBR工艺设计计算方法”整理、编制。 外部条件 设计规模 Q m3/d 日变化系数 Kd 总变化系数 KT 进水BOD5 Lj mg/L 进水CODCr Cj 进水SS Sj 进水TN Nj 出水BOD5 Lch 出水CODCr Cch 1.10 出水SS Sch 1.11 出水TN Nch 1.12 设计最低水温 T ℃ 1.13 污泥指数 SVI mL/g 2 选定参数 2.1 周期时长 TC h 一个完整周期的时间 2.2 周期数 N 次/天 每天单池最多运行周期次数 2.3 反应时间 TF 仅指反应池反应阶段的时间 2.4 沉淀时间 Ts 仅指沉淀池(亦反应池)沉淀阶段的时间 2.5 滗水时间 Tch 仅指沉淀池(亦反应池)滗水阶段的时间 2.6 池水深度 H m 设计沉淀池最高水位与最低水位的差值 2.7 安全高度 Hf 防止污泥被带出的堰口至污泥层的高度 2.8 保护层水深 Hp 防止浮渣被带出的堰口淹没深度 3 计算污泥量 3.1 设计水量 Qd Qd=KdQ 3.2 好氧泥龄 θCN d θCN=3.4F·1.10315-T 其中: BOD51200kg/d,F=1.8; BOD5≥6000kg/d,F=1.45) 3.3 反应泥龄试算值 θCF θCF=θCN/(1-2.9Nd/(0.75Lj*OVc) 式中:Nd=Nj-0.05(Lj-Lch)-NCH OVc=0.56+0.15·1.072T-15/(0.67/θCN+0.17·1.072T-15) 3.3 反应泥龄 θCF OVc=0.56+0.15·1.072T-15/(1/θCF+0.17·1.072T-15) 3.4 缺氧泥龄 θCD θCD=θCF-θCN 3.5 总泥龄 θC θC=θCF·TC/TF 3.6 污泥产率系数 Y kgSS/kgBOD5 Y=K(0.75+0.6Sj/Lj-0.8*0.17*0.75θCF1.072T-15 /(1+0.17θCF1.072T-15); 其中:K=0.9~0.95 3.7 反应池污泥总量 ST kg ST=QdθCY(Lj-Lch)/1000 4 计算反应池池容 4.1 给定最高日最高时流量 Qh m3/h 4.2 实际沉淀时间 Ts Ts=Ts+Tch-1/6 4.3 反应池池容 V m3 V=STSVI{Hf+Hp+[(Hf+Hp)2+62400QhHTs/(STSVI ·N)]1/2}/(1300Ts) 5 其他参数 5.1 缺氧反应时段 TD TD=TF/(1+θCN/θCD) 5.2 好氧反应时段 TO TO=TF-TD 5.3 间歇进水滗水深度 ΔH ΔH=24Qh·H/(N·V) 连续进水滗水深度 ΔH=24Qh·H/(N·V)(1-TC/Tch) 5.4 高水位时污泥浓度 NWT g/L NWT=ST/V 5.5 低水位时污泥浓度 NWL NWL=ST·H/(V·HL) 5.6 污泥负荷 FW kgBOD5/kgMLSS·d FW=Lj/[θCY(Lj-Lch)]·TC/TF 5.7 水力停留时间 t t=24V/Qd 5.8 间歇进水方式池数选择 n 格 尽可能同时满足:(1)n≥2 (2)n=k1TC (3)n=k2Tc/Tch (4)n=k3Tc/To 5.9 单池容积 Vi Vi=V/n 5.10 单池面积 Fi m2 Fi=Vi/H 5.11 单池贮水容积 ΔVi ΔVi=Vi·ΔH/H 5.12 计算最低水位 HL HL=H-ΔH 5.13 计算最低泥位 Hs Hs=H-Hp-ΔH-Hf 5.14 单池宽度 B 按方形池分割方案:B=(Fi/n)1/2 5.15 单池长度 L L=Fi/B 5.16 方形池实际总面积 As 未考虑隔墙面积 5.17 方形池实际总体积 Vs 5.18 池子超高 H1 H1取0.6~0.8m 5.19 池子总深度 HZ Hz=H+H1 5.20 单池进水流量 Qj Qj=ΔVi/(TF/2) 5.21 单池设滗水器台数 nb 台 5.22 单台滗水器流量 Qb Qb=ΔVi/(nb·T

文档评论(0)

环保管理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凭借行业经验结合行业企业实际编写环保制度及方案模板,如:危险废物管理制度、一般固体废物管理制度、污水处理站管理制度、台账管理制度、企业级污染防治责任制度,重污染天气应急制度、也包括突发环境应急预案模板、水土保持方案模板、环评、环保验收报告模板、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方案模板、绿色矿山建设方案模板、企业碳达峰优化方案,企业节能减排方案等。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