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有效的推理形式》课件+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pptx

《运用有效的推理形式》课件+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第四单元 逻辑的力量 ——运用有效的推理形式 学习目标 1 2 3 通过具体的逻辑学经典例及日常案例,认识常见的几种推理形式 理解各种推理形式的推理内涵以及推理规则 学会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形成逻辑思维, 在阅读中增加思考深度,培养比较探究的能力。 几种常见的推理形式 壹 目录 关于推理和推理形式 贰 在练习探究中提升 叁 PART 01 关于推理和推理形式 逻辑的力量 2.运用有效的推理形式 选择性必修上册第四单元 是由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判断(前提)推出新判断(结论)的过程 推理 2.运用有效的推理形式 选择性必修上册第四单元 从前提和结论的关系来看 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方法 由个别到一般的推理 物以稀为贵,白菜是物,所以白菜以稀为贵。 白菜以稀为贵,芦荟以稀为贵,所以物以稀为贵 2.运用有效的推理形式 选择性必修上册第四单元 演绎推理 归纳推理 思维过程 一般→个别 个别→一般 前提数量 数量确定 多寡不定 推理前提 原则上不能超出前提所涉及的范围 一般超出前提所涉及的范围 前提和结论的联系 必然的 不一定是必然的 直线是两点间最短距离,线AB是点A和点B之间的最短距离。 孔雀会飞,麻雀会飞,啄木鸟会飞……孔雀、麻雀、啄木鸟都是鸟,所以,所有鸟都会飞。 2.运用有效的推理形式 选择性必修上册第四单元 推理形式 是推理中前提与结论之间的联系方式 是将一个推理去除掉具体内容后保留下来的结构框架 冯梦龙的《智囊全集》: 唐代有一个农夫耕田时挖到一瓮马蹄形黄金,乡里(古代居民组织单位)立刻派人送到县衙去,县官担心公库防护不严,就放到自己家里。 隔夜打开检验,发现都是土块。瓮金出土时,乡里人都曾去见证。县官无法辩白,最终承认将黄金掉包的罪名。 就在快要定案的时候,事情传到了一个叫袁滋的官员耳里,袁滋说:“我怀疑这案子里有冤情。” 州府长官让他重新调查。他点验出瓮中“马蹄金”共二百五十多块。请金铺铸造同样形状和大小的马蹄金,才造出一半数目,总重就达三百斤了,又了解到当初是两个农夫用竹扁担抬着瓮到具府的。 算一下,如果迷二百五十多块是真个,就不是两个人能拾得动的。这说明在运到具衔之前,金予就被换成土块了,至此密情大白,县官洗清冤屈。 2.运用有效的推理形式 选择性必修上册第四单元 假设县官以土换金,运送到他那里的必定是真金 如果运送到他那里的是真金,总重量会有六百斤 如果总重量达到六百斤,那么不可能只有两个人用竹扁担抬送金子到他那里 如果是县官以土换金,抬过去的金子不可能只有两个人用竹扁担抬送 运“金”的只有两个人,用的是竹扁担, 所以县官收到的不是黄金 PART 02 几种常见的推理形式 逻辑的力量 2.运用有效的推理形式 选择性必修上册第四单元 宁波市第三中学 叶 敏 三段论 由一个共同概念把两个性质简单的判断连接起来,得出一个新的简单判断作为结论的推理。 整个推理由三个判断组成 所有人都要死亡 苏格拉底三段论 苏格拉底是人 苏格拉底也要死亡 华生是军人,至少曾经是 2.运用有效的推理形式 选择性必修上册第四单元 充分条件推理 当一个条件A不需要其他条件的辅助就能推出另外一个条件B,那么这个条件A就是充分条件 例1——如果这场比赛踢平,那么中国男足就能出线。 比赛踢平 出线 2.运用有效的推理形式 选择性必修上册第四单元 必要条件推理 如果没有A,则必然没有B;如果有A而未必有B,则A就是B的必要条件 如果由结果B能推导出条件A,我们就说A是B的必要条件 例2——《晏子使楚》: 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 “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 如果楚国是狗国,那么当从狗门入 不当从狗门入 楚国不是狗国 2.运用有效的推理形式 选择性必修上册第四单元 排除法 一件事共有n种可能存在,排除了(n-1)种可能,剩下最后一种可能就成为必然 例3——《河中石兽》: “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如果这段话语序无误的话,说明一开始就在原地找过了,然后又到下游找,都没有找到,那石兽还能在哪儿呢? 石兽失于水,要么在原地, 要么在下游,要么在上游 石兽不在原地,不在下游 石兽一定在上游 2.运用有效的推理形式 选择性必修上册第四单元 两难推理 一件事情有多种可能的情况,多种可能都会导致一种情况 例4——《红楼梦》第六十四回 贾宝玉得知林黛玉在私室内用瓜果私祭时想:“但我此刻走去,见他伤感,必极力劝解,又怕他烦恼郁结于心,若不去,又恐他过于伤感,无人劝止。两件皆足致疾。” 如果我去劝解, 黛玉会烦恼郁结于心而致疾 如果我不去劝解, 黛玉会过于伤感而致疾 或者我去劝解,或者我不去劝解 总之黛玉会致疾 2.运用有效的推理形式 选择性必修上册

文档评论(0)

zhangtb20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