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五中诊闻诊问诊.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会计学 1 新编五中诊闻诊问诊 第二章 闻  诊 概念:听声音、嗅气味 【目的要求】 1 掌握呼吸、语言、咳嗽、发声等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2 熟悉呕吐、呃逆、嗳气、太息、肠鸣等变化 的一般临床意义,口气、汗以及病室气味等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第1页/共59页 第一节 听声音 声音的产生除了发音器官外,还与脏腑功能有关 “言为心声” “气动则有声” “音声之器,在心为言,在肺主声,然由肾间动气上出于舌,而后能发其声” “听声审音,可察盛衰之存亡” 第2页/共59页 正 常 声 音 发 声 自 然 声 调 和 谐 柔 和 圆 润 言 与 意 符 第3页/共59页 语声变化与情志的关系 喜——发声快乐而和缓 怒——发声急厉 哀——发声悲惨而断续 敬——发声严肃 爱——发声温柔而愉悦 第4页/共59页 病 变 声 音 (一)语声 1、语声重浊:外感风寒,肺气失宣 2、 嘶哑 音哑——发音困难 失音——完全不能发音  实证:肺气不宣,清肃失职(金实不鸣)   虚证:肺肾阴虚,虚火灼金(金破不鸣)   妊娠:胞胎阻碍经脉,肾精不能上荣 第5页/共59页 病 变 声 音 3、呻吟:痛楚 结合姿态来判断(护处必痛) 4、惊呼:    小儿-惊风、惊恐、疼痛、食积等    成人-剧痛,病位在骨节、脏腑       “喜惊呼者,骨节间病”     痫病-口中如作猪羊声   第6页/共59页 (二)语 言 (1)谵语:神识不清,语无伦次,声高有力 ---热扰神明(实证) (2)郑声:神识不清,语言重复,时断时续,声音低弱           ---心气大伤(虚证) (3)独语:自言自语,喃喃不休,首尾不续, 见人则止           ——气郁痰结(癫症) 第7页/共59页 语 言 异 常 (4)错语:语言错乱,说后自知   ——心脾两虚 (5)狂言:语无伦次,骂詈不避亲疏             ——痰火扰心 (6)语言謇涩:吐字困难,思维正常   ——中风先兆和后遗症 第8页/共59页 (三)呼 吸 虚、寒:气微而慢 实、热:气粗而快 喘:呼吸困难,气促,甚则张口抬肩,不能平卧 实证:病邪壅塞肺气,气机不利 虚证:肺虚不能主气,肾虚不能纳气 哮:呼吸急促,喉中有痰鸣声,时发时止 宿痰内伏,复感外邪 “喘不兼哮,哮必兼喘” 第9页/共59页 呼 吸 异 常 气短—呼吸急而短,数而不能接续,似喘而不抬肩,主症有虚实之分 少气—呼吸微弱,短而声低,气少不足以息,多见于虚证。气虚所致 “短气者,气短不能续息也;少气者,气少而不能称形也” 第10页/共59页 (四) 咳 嗽 咳——有声无痰;嗽——有痰无声; “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实证—咳声重浊 虚证—咳声无力,声低气怯 外感:风寒、风热、风燥 内伤:阴虚、痰湿、留饮,表现为肺失宣降, 脾失健运,肾失摄纳 第11页/共59页 咳 嗽 咳声重浊紧闷——寒痰湿浊停聚 咳声不扬,痰稠而黄——热证 燥咳—干咳无力,痰少而粘 湿痰咳嗽——痰白量多而易咳 顿咳—阵发,气急,连声不断,终止作 鹭鸶叫百日咳 白喉—咳声如犬吠(白喉) 第12页/共59页 (五)呕吐 实热—声大、势猛、黄绿苦水 虚寒—声小、势缓、清水 “朝食暮吐”“暮食朝吐” (六)呃逆 实热—呃声频作、声高有力 虚寒—呃声低沉、气弱无力 (七)嗳气 食滞胃脘—嗳气酸腐, 肝气犯胃—嗳气频作与情绪相关 脾胃虚弱—嗳声低沉,纳呆乏力 第13页/共59页 (八)太息:又称叹息 肝气不舒 (九)喷嚏:新病为风寒侵袭,阳气无所发越 久病突发喷嚏为阳气回复之证 (十)鼻鼾:肥胖气道不利,痰湿内停       热入心包或中风入脏 (十一)肠鸣: 如囊裹水,振动有声--痰饮 饥肠漉漉,得食则减--中气不足 肠鸣消失,腹胀痛拒按--腑气不通 第14页/共59页 第二节 嗅 气 味 一、病体之气 (一)口气 秽臭----胃热 酸臭气---胃有宿食

文档评论(0)

kuailelaifenxian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太仓市沙溪镇牛文库商务信息咨询服务部
IP属地上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320585MA1WRHUU8N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