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诵读《春江花月夜》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pptxVIP

古诗词诵读《春江花月夜》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春 江 花 月 张若虚 夜 张若虚 (约660年-720年) 扬州(今属江苏)人,唐代诗人。张若虚生平事迹不详,唯知其曾任兖州兵曹。开元初与贺知章、包融、张旭并称“吴中四士”,以“文词俊秀”而名显长安。 《全唐诗》中张若虚的诗作仅存两首,一首是五言排律《代答闺梦还》,写闺情,诗风近齐梁;另一首就是千载传诵的抒情杰作《春江花月夜》。被闻一多称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代答闺梦还 张若虚 【唐】 关塞年华早,楼台别望违。 试衫著暖气,开镜觅春晖。 燕入窥罗幕,蜂来上画衣。 情催桃李艳,心寄管弦飞。 妆洗朝相待,风花暝不归。 梦魂何处入,寂寂掩重扉。 朗读诗词 滟滟 芳甸 皆似霰 纤尘 扁舟 捣衣砧 西斜 碣石 活动一 找出诗中直接写到“春、江、花、月、夜”五个意象的句子。 明确:“春”有4句、“江”有12句、“花”有2句、“月”有15句、“夜”有2句。全诗以“月”为主题来,营造“优美”“渺远”“迷离”的意境。 活动二:诗歌中除了直接写月亮的诗句,还有哪些没有“月”字的诗句也是在写月亮呢? 明确:五个意象以“月”为主“春”“江”“花”“夜”四个意象因“月”而生。 春来潮涌,江海潮汇,月随潮生,借花写月色空明,借夜写明月行空,可以说一切都是月亮的陪衬。 活动二 活动三 哪个意象贯穿全诗? “月”——贯穿全诗,是全诗的纽带 以“月”意象的四种状态为线索 梳理层次 (1—8) (9—16) (17—36) 月下之思 月下之情 诗情 哲理 月下之景 画意 明月初升 (一)月是如何升起的?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下游 盛春 包容、开阔 月升之背景:兴盛、充满生命力 为何用“生”不用“升”? 拟人:月由海生,宛若新生,充满生趣与生命力。 (二)月亮升起之后是一副怎样的景象? 明月初升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月光普照 月光 比喻:月光似霰,皎洁朦胧 万物“融化”于光 满月 独一无二 (二)“海上明月共潮生”中“生”,可不可以换成 “升”字?为什么? 明月初升 明确:不能。 ①生,生长的意思。 ②写出了江潮浩瀚无垠,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气势恢弘,这时一轮明月随潮涌生。 ③运用拟人的手法,赋予了明月与潮水以活泼的生命,凸现明月随潮涌生的情状,使春潮涌动的景象更加壮观。 ④而“升”字只是写出了月初升的状态,无任何情味。 月下之理 (1)第二部分描绘一幅什么画面?构成怎样的意境? 人生代代相继,江月年年如此。一轮孤月徘徊中天,像是等待着什么人似的,却又永远不能如愿。月光下,只有大江急流,奔腾远去。 构成了一幅高远澄澈、宁静凄迷的意境 。 (三)这一轮皎皎孤月,引起了诗人怎样的思考? 月下之理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月的起源 宇宙起源 人类起源 宇宙永恒,人生短暂 (四)面对千古之问,张若虚的理解有何独特之处? 月下之理 诗人将明月永照与人生更替对照着来写,阐明了“宇宙是永恒的,个人的生命是短暂的,作为整体的人类的存在是绵延长久的”。 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慨,但并不颓废和绝望,缘于对人生的追求与热爱。全诗的基调是“哀而不伤”。 (五)“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这两句在行文上有何作用? 江月有恨,流水无情,诗人自然地把笔触由上半篇的大自然景色转到了人生图像,引出下半篇男女相思的离愁别恨。 月下之理 (四)面对千古之问,张若虚的理解有何独特之处? 月下之情 诗人将明月永照与人生更替对照着来写,阐明了“宇宙是永恒的,个人的生命是短暂的,作为整体的人类的存在是绵延长久的”。 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慨,但并不颓废和绝望,缘于对人生的追求与热爱。全诗的基调是“哀而不伤”。 整体感知-月下之情 白云一片去悠悠, 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 何处相思明月楼。 游子思妇图 白云:喻游子。白云飘忽,象征行踪不定。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青枫浦、南浦:指送别之地,类似“长亭”。屈原《九歌·河伯》“送美人兮南浦”。 杜甫《南浦别》“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扁舟子:指漂泊江湖的游子。 明月楼:泛指相思之所。 曹植《七哀诗》“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妇,悲 叹有余哀。” 鉴赏这几句诗的抒情方式。 ①间接抒情:通过对白云、扁舟、明月楼这些意象的描写表达游子思妇的相思之情。 ②直接抒情:作者运用愁、相思

文档评论(0)

132****869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6010126000005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