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慰12年一碗面.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潘慰12年一碗面 正文 潘慰12年一碗面 文1:潘慰12年一碗面 她做过财务、外贸,一路折腾,总想找到一个不赊账、赚快钱的行业。偶然一次异国吃面,她一脚踏进餐饮业。12年间,她用一辆手推车把一碗拉面卖进内地市场。她是潘慰,味千中国的创始人。 http: 1969年,潘慰出生于山西太原。小姑娘从小非常懂事,5岁不到就帮妈妈洗碗、洗衣服。一条打补丁的蓝裤子一穿就是8年,直到最后蓝裤子补成了花裤子。 由于穿得朴素,在学校潘慰是丑小鸭,“姥姥不疼舅舅不爱”,没有发小一起玩。不过,潘慰却并不在乎,她经常扎进爸爸的书房里,一个下午都不挪窝。 1987年,就读高二的潘慰跟随父母来到香港,一家人挤在不足30平米的“鸽子笼”里。 1988年,考大学前夕的一天深夜,潘慰迷迷糊糊听见妈妈叹气“孩子要考上了大学,几万块学费可怎么办?”爸爸很乐观,“就是砸锅卖铁也要供孩子上学,再说卖一次血就能得好几百块。 那天晚上潘慰躲在被窝里哭了整整一宿,第二天一大早就跪在爸爸面前“打死也不上大学了,我自己学!”一家三口抱头痛哭。 后来,潘慰找到一家旧书市场,找到几本《会计基础》、《市场营销》等英文旧书。要说还是好人多,看着潘慰从小口袋里费劲巴拉掏出一把几分、几分的毛票,小老板手一挥“妹子,好好学,就当大哥做公益了。 书是淘到了,可是,几乎零基础的潘慰要看懂那些晦涩的管理理论,谈何容易,第一关的语言就过不去。不过,潘慰没有灰心,每天雷打不动的就是看半个小时电视新闻。仅仅半年后,她就能大概看懂书中的意思了。 不过,光在家啃书本,潘慰心里过意不去,她就去了人才市场“找个工作减轻妈妈负担”。“会记账吗?”“会”,“会出报表吗?”“会!”人力资源问什么,潘慰都是满口答应“为了早日赚钱,豁出去了。 一个星期后,潘慰就进了一家食品贸易行做财务。可她哪里会记账?没有办法,潘慰就自创符号“记下账目往来”,确保每次汇报能对答如流。一到家里,她就翻书恶补,搞到后半夜也要把账目一条条理清楚。 要说潘慰真是聪明,三个月后竟然就能独立做财务报表了。 但是老板很黑心,不断给潘慰加任务,最多的时候一个人要兼5个岗位,工资却一分钱不给涨。 1990年夏天,老板派她和一个销售去内地收购玉米“要确保玉米质量” 随同的销售就是做做样子,但是潘慰死心眼,到了佛山一个村子,全村50多户人家,她真就一家一家吃生玉米“比较产品质量”,结果当晚就拉稀,最后是含着消食片确定购买数量和价格。 不算账不知道,一算账吓一跳。“老玉米每斤0.5元收购进来,简单加工包装后出售,价格就到了1.5元”半年后,潘慰果断辞职“必须自己做食品贸易。 没有货源怎么办?潘慰就到山西沁县等地的农村挨家挨户收小米。一年以后的1991年,她就结识了一批来自山西、陕西等地的农产品供销商。 食品贸易,潘慰一做就是4年。 到了1994底,潘慰第一次积累了500万的积蓄。刚想喘口气,不料1995年春节当潘慰把120吨植物油送到宜昌一家粮油公司时,400万货款却没有按时收回。 结果账上资金一下子吃紧,导致当年二季度的土特产收购都没法下订单。 “有没有不用赊账、每天都有大量现金流的生意?”那次现金荒把潘慰吓个半死。 1995年秋天,潘慰参加香港的日本商业考察团。那天,她在九州岛熊本街转悠,看到一家拉面店门口排满了人,潘慰好奇,也?D过去排队。最后等了一个半小时,终于吃到一大碗“味千拉面” 一个日本人能把拉面做得那么正宗,潘慰动了心思,“能不能做国内的味千品牌代理?”找店小二一问,“味千拉面”的老板叫重光克昭。 等潘慰费劲巴拉找到重光家,重光却不在。一扭头潘慰看到一个6岁的小女孩站在马路中间,对着汽车哇哇大哭。潘慰冲过去一把把孩子拉到怀里。直到保姆买菜回来,才知自己冒险救下的女孩正是重光克昭的孙女。 就这样,潘慰一举拿下了味千拉面的香港及大陆代理权。1996年,第一家“味千拉面”在香港铜锣湾开业。 开业前一个星期,潘慰印制了1万份广告传单,“出租车的哥8折优惠”。结果,一开张就涌过来2000多名的哥,中午排起1000多米的长队,当天就卖出1500多碗拉面。 “10元吃饱,20元吃好” 味千拉面一下子成全港的哥首选午餐,到了年底实现了60多万的盈利。此后,潘慰趁势又开了15家门店,“味千”很快在香港站稳脚跟。 1997年春节,潘慰组织员工去内地旅游。在深圳世界之窗,临近中午,潘慰一行转悠三、四圈也没找到能填饱肚子的食物“我饿,别人也饿,不如在这里卖卖拉面。 第二天,潘慰真就租了3辆手推车,6人一组在公园里叫卖。结果当天小推车被挤得水泄不通,只好请来保卫维持秩序,负责配菜的潘慰手指关节都磨出了水泡,“偷空数了排队人数,起码不低于200人! 那个春节7天小长假,潘慰的拉面流水达到了20万“平均一天卖出2000碗拉面”,等于到深圳白吃白喝白玩一趟。 回到香港,潘慰

文档评论(0)

agui199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