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完整版ppt课件 穿刺置管 a.穿刺路径,保持负压 b.进入静脉,突破感,回血通畅,呈暗红色, 压力不高 c.置导丝,用力适当,无阻力,深浅合适,后退有阻力时不能用力外拔 d.扩张器,捻转前进,扩张适度 e.置导管 固定 缝线固定 ,敷料粘贴 注意事项 a. 进针深度 :一般1.5-3cm,肥胖者2-4cm b. 穿刺失败:进针方向与角度不合适,静脉张力过低,被推扁后贯穿 c.有回血,外套管推进有困难:顶于对侧壁 掌握多种进路 a.避免一种进路反复多次穿刺 b.注意病人体位和局部解剖标志 置管长度 a.男13-15cm,女12-14cm,小儿5-8cm b.过深,心律失常、影响监测结果 c.回血不畅 避免空气进入 a.体位不合适,CVP低,深吸气 b.重视每一个操作环节,手指堵住针尾 并发症 误穿动脉:常见于颈动脉及锁骨下动脉发生率4.5-23% 原因:主要是由于穿刺操作不熟练,解剖结构,比邻关系不清 处理: a.立即拔针,指压5-10min,否则可发生 血肿 b.若伴有胸膜刺破,胸膜腔负压作用,形 成血气胸。肝素化、凝血功能障碍病人应 特别谨慎 气 胸 为常见的并发症,0.5-5% 原因:a.操作技术不熟练; b.病人不配合,烦燥不安 c.胸廓畸形,胸膜有粘连 气 胸 1.一般发生局限气胸,病人可无症状自行闭合 2.应用呼吸机的病人易出现张力性气胸 表现: 呼吸困难,同侧呼吸音减低或消失,胸透确诊。 处理: 胸膜腔穿刺置管闭式引流术 气 栓 少见,但可致命 原因: a.穿刺置管过程中,未按常规操作,手指未堵针尾,部分CVP低的病人,操作过程中空气进入发生气栓 但机率极低。 b.导管接头脱开或裂缝,占气栓发生率的71-93% (100ml空气即可致命) 表现: a.突发呼吸困难 b.右室流出道阻塞,CO下降,缺血、缺氧 诊断: a.应与心律失常,大面积肺栓塞,急性心梗,心包填塞区别 b.心尖部可闻及水轮样杂音 c.超声波检查有助于诊断 处理: a.左侧头低位,通过导管抽吸空气 b.经皮行右室穿刺抽气 c.急诊行体外循环 d.高压氧治疗 心包填塞 不常见,国外34例中死亡率为70%发生率右房44%,右室36% 原因: a.引导钢丝或置管过深 b.导管质地较硬,不光滑. c.心脏原有病理性改变 表现 a.突发紫绀,颈静脉怒张,恶心,胸骨后疼痛 呼吸困难 b.低血压、脉压变窄、奇脉、心音低远 急救: a.立即中止经深静脉导管输注 b.将CVC输注器的高度降之低于病人心脏水平 c.若经导管吸出的液体很少,病情又未得到改 善,考虑行心包穿刺减压 感染 由于引起感染因素较多,因此其发生率差别较大,约在0.01-27.3%。最近Paffesman统计美国176000例医源性感染,其中50000例与静脉置管有关此感染发生率2%-10%。 神经和淋巴管损伤 原因:颈内静脉穿刺进针太偏外侧, 损伤臂丛神经 表现:上臂有触电样麻木感或酸胀或上臂抽动 处理:退出穿刺针,调整后重新穿刺或调整穿刺部位 淋巴管损伤:左侧IJV与SCV汇合处有胸导管汇入, 误穿可致淋巴管损伤,同时穿破胸膜可致乳糜胸 锁骨下静脉 1)与经颈内静脉置管相比,成功率相对较低 2)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特别是气胸 3)特别适用于颈部手术病人; 4)置管后位置易固定、病人耐受性好,也适宜于长期留管或用于大静脉营养。 5)ICU病人较多的气管切开率,因此SCV在ICU应用更普遍。 特点 锁骨下静脉特点 1、解剖标志明显,即使严重外伤或危重 病人也易于识别。 2、不影响气管插管及人工呼吸。 3、置管后不影响病人活动,便于护理。 锁骨下静脉的解剖 腋静脉的延续,起于第一肋骨外侧缘,成人长度大约3-4cm 前方为锁骨内侧缘、下方为第一肋骨上表面、后方为前斜角肌 锁骨下静脉越过第一肋表面略呈弓形;然后向内下跨越前斜角肌 锁骨下静脉正位时最高点在锁骨中点偏内,侧位时位于锁骨下动脉的前下方其间有前斜角肌分隔,成人厚达0.5-1.0cm。 锁骨下静脉穿刺方法 锁骨下径路 锁骨上径路 穿刺方法 一、锁骨下径路 体位:上肢垂于体侧并略外展,头低足高15° 肩后垫小枕(背曲),使锁肋间隙张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