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1)--4.4.1赏析背景(隋唐五代书法欣赏).pdfVIP

(4.4.1)--4.4.1赏析背景(隋唐五代书法欣赏).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4.4.1 赏析背景 隋唐五代在中国书法史上是一重要时期。我国书法到东 汉后期已成为欣赏艺术,此后经过魏晋南北朝书家的创作实 践及王羲之父子的遗规,衣钵相传,对我国隋唐五代书法艺 术的发展起了重大的影响。由于有这样的时代背景,该时期 尤其是唐代的书法艺术呈现出颠峰状态。下启宋元明清,众 多的书家,莫不取法于唐人。 一、隋代书法 隋代书法上承北魏书体,下开唐朝新风,是南北朝到唐之 间的津梁。书法艺术有很好的发展机遇,首先是皇室的重视和 朝廷的制度建设。隋炀帝喜爱风雅,特建“妙楷台”以贮法书。 唐高祖接收了隋内府的法书名画,又有所充实。隋代开科取士, 唐代进一步完善,设有“明书”专科,在铨 选官员时,以“身、 言、书、判”为标准,其中书的要求是“楷法遒美”。 ❖ 康有为评说隋代书法:“隋碑内承周、齐峻整之绪,外 收梁、陈绵丽之风,故简要清通,汇为一局,淳朴未除,精 能不露。”著名的书家有智永、丁道护、史陵、智果等。 ❖ 隋代书法,主要成就表现在楷书上。智永《真草千字文》 则谨传南朝家法,后来为虞世南所继承;《曹植庙碑》体势 宽博,颜真卿书风,隐然于此; 《董美人墓志》《苏孝慈》 《启法寺碑》等以北魏为基础,而更加秀美典雅,下开欧阳 询格局;《龙藏寺碑》瘦健,已开褚遂良风范; 隋 智 永 《 正 草 千 字 文 》 隋 《 曹 植 庙 碑 》 隋《董美人墓志》 撰文者为蜀王杨秀,隋文帝第三子,董 美人为其爱妃,病逝时年方十九,杨秀 撰文以表哀悼。 堪称隋墓志小楷中第一,开唐代锺绍京 一路小楷之先河。其书法布局平正疏朗, 结字严谨,笔法精劲含蓄,淳雅婉丽。 隋 《龙藏寺碑》碑额、拓片 隋《龙藏寺碑》 3.15米高,碑为龟趺。碑额呈半圆 形,浮雕六龙相交,造型别致,刻 工精细。碑文楷书30行,行50字, 凡1500余字。 书法兼收北朝的雄浑端严和南朝的 俊美劲俏,享有“六朝集成之碑” 的美誉。 二、唐代书法 唐代具有极强的文化包容性,对书法非常重视,甚至定位 为“不朽之盛事”,体现了唐帝国开拓向上的精神。 “唐代尚法”。唐代书法总体倾向法度,对前人的书法进行 了总结,在书法结体和用笔方面实行了规范化和精微化,如欧 阳询《三十六法》和《八诀》。在崇尚法度的风气之中,出现 了森严雄厚的“唐楷”和豪放的“狂草”。唐楷大小相等,上 下齐平,用笔应规入矩。行草书比较自由浪漫的,也逐渐抛弃 了晋人兼用侧锋的笔法,而追求纯中锋的用笔。 ❖ 唐代书法形成了东晋之后的又一个高峰,备受社会重视 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 1)唐代教育发达。在国子诸学中,列有“书学”,学习 有关文字和书法的课程。与选官、教育相配合,各个政府部 门尤其是文教机构中拥有大量的从事书法活动的职员。 ❖ 2)复制古代法书的出现。唐代有两种复制方法,摹和拓, 使古代经典不再是少数人的专利,而是走向更大的范围,被 更多的学书者所师法仿效。 ❖ 3)抄写经文的需要。佛教的兴盛和传播大大刺激了抄经 和写经的事业,促进了书法的普及。 唐代书法家 ❖ 楷书代表有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颜真卿、 柳公权等。 ❖ 行书代表有李世民、陆柬之、李邕、颜真卿、怀仁等。 ❖ 草书代表有孙过庭、贺知章、张旭、怀素等。 ❖ 隶书“四大家”韩择木、李潮、蔡有邻、史惟则。 ❖ 篆书代表李阳冰、瞿令问、袁滋等。 唐 李世民 《晋祠铭》 唐太宗李世民笃好书 法,开行书入碑之风, 此碑遒劲从容而不失 流美风韵。这一做法 后来被李邕所继承并 发扬光大。 唐陆柬之 《文赋》 陆柬之是虞世南的外甥。自幼 随舅父学习书法,研习 “二王” 之法。此作品风格平和安雅, 但稍乏创造性。 唐 李邕 《李思训碑》 李邕以文才著称于世, 擅长撰写碑志。此碑用 行书写成,可谓碑之变 格,书法瘦劲,凛然有 势,结字取势纵长,奇 宕流畅,顾盼有神。 唐 贺知章 《孝经》 草法出于王羲之, “落笔 精绝”。此帖行草相间, 笔法虽稍嫌单一,但纵横 奔放,有狂草意味。 唐 孙过庭 《书谱》 孙过庭在当时的影响并不大,而且 仕途

文档评论(0)

职教中心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