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桃花源记》对比阅读理解答案.docxVIP

《小石潭记》《桃花源记》对比阅读理解答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石潭记》《桃花源记》对比阅读理解答案 文言文阅读 【甲】①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 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②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③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 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 【乙】①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 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 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髯,并怡然自乐。 ②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 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 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节选自《》) 10.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皆若空游无所依依:依托。 B.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斗:北斗星。 C.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交通:互相通达。 D.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要:通“邀”,邀请。 .下列中加点的“之”,同“乃记之而去”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忘路之远近。《桃花源记》B.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 C.孔子云:何陋之有?《》D.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伤仲永》 .下列对文段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从侧面加以烘托,突出潭 水的清澈。 B.从乙文“不足为外人道也。”一句可以看出,桃花源人不希望外人打扰 这里的生活。 C.甲乙两文都写作者仕途上遭受挫折,抒发的思想感情是一样的。 D.从表达方式上看,甲文第②段侧重于描写,乙文第②段侧重于叙述。 参考答案 10. B 11. D 12. C

文档评论(0)

贤阅论文信息咨询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在线教育信息咨询,在线互联网信息咨询,在线期刊论文指导

认证主体成都贤阅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四川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510104MA68KRKR65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