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狼》教学实录—部编版(2016)语文七年级上册
学生怕文言文,实际上是怕古汉语。为了减轻学生对文言文的畏惧心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考虑暂时将之从古汉语教学中“解放”出来,取得文本分析与读写结合一举两得的效果。下文是就《狼》(部编本)进行的第二课时教学。
【教学实录】
第一环节:品析,感知对比
师:上一节课我们解决了《狼》这篇课文的一些字词,尤其是一些名词的特殊用法,并疏通了文意。今天这堂课,我们要进一步分析课文了。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感受一下本文结构上的特点。
(学生自由读课文)
生:老师,我发现了第一自然段中狼与人数量的对比,比如“一屠晚归”“途中两狼”,狼那么凶残,还善于“团队”作战,这数量上,屠户就不占优势。
生:老师,这一段中,我认为他们的心态也有对比。一个为了食物紧紧跟踪,吃不到肉誓不罢休的决心,一个生命危在旦夕恐惧不已。心态上就输了。
师:这两个同学很会品读,一个善于抓数量词看出力量悬殊,一个善于通过关键字来捕捉心态。都从不同的方面突出了两者的对比。那我们就把重心放在对比上继续分析。
生:我也是从这一段看出来的。“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中“仍从”“又至”“已尽”“如故”也能看出对比,看出屠户把仅有的保命的骨头都扔给狼吃完了,狼还是那样紧紧跟随,进一步凸显了他们之间力量的悬殊,屠户已经陷入了非常危险的状态了。
生:我们还可以从前后文看出屠户的心态变化,之前“惧”,之后“大窘”,再到“暴起”,可以看出,在遇到危险时屠户害怕,陷入绝望时的困窘急迫,最后时刻绝地反击的果断干脆勇敢,屠户前后也有变化。
师:非常好,屠户的心态、动作等前后也形成了对比。这个同学之前在第一自然段中看出了对比,现在通过上下文把描写屠的句子找了出来,做了前后对比,这样抽丝剥茧的分析,是学习语文的好方法。
生:除了屠户的心态有变化,那狼前后也有变化的,之前想吃骨头时“缀行甚远”的坚定,吃完骨头后“并驱如故”的贪婪,具体“分工”的狡黠。特别是它们挺团结的,有计谋,里应外合,一个像一只狗一样坐在屠户前面,一个还打算进入隧道,来攻击屠户的后面。
生(举手纠正):“隧入以攻其后”,不是“进入隧道,来攻击屠户的后面”,“隧入”是从隧道进入,挖洞进入的意思,不是“进入隧道”,名词活用为状语了。
师:对,上节课我们讲过,“隧”是名词做状语了。刚才这位同学很有思想,会分析。
生:谢谢老师与同学的提醒。但我的话还没说完呢。(同学笑)除了刚才说的狼前后的变化对比外,再结合之前同学说的数量上的对比,可结果是狼“顷刻两毙”“止增笑耳”,可以看出,前后结局的不同,狼也不会想到自己有这个下场呀,太轻敌啦。(同学笑)
师:这个同学语言表述概括能力很强,他看到了狼前后的对比,以及狼与人结局的对比。之前狼是胜券在握,“肉”在必得,却“顷刻两毙”,以“毙”结束。屠户之前恐惧窘迫,到后来绝地反击,转危为安。这样的对比,以及结局的反转,让读者在持续的阅读期待中,得到一个意外的结局,在突出形象的同时,也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师:本文属于文言小说,小说的三要素环境、情节、人物中,环境与情节是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的。作者要突出什么情节?塑造什么形象呢?对比在本文中,有狼的前后对比、屠户的前后对比的纵向贯通,也有狼与屠户两者横向的对比,使情节一波三折,人物形象跃然纸上。可见,对比什么,何处对比,也是需要考究的。现在我们再齐读一遍本文,对比之处,用你的语音语调表现出来。
板书:
第二环节:追溯,品悟对比
师:谁还记得我们本学期学过的《陈太丘与友期行》?这里有对比吗?
生:有对比。友人前后也是有变化的,之前“对子骂父”,到后来的“惭,下车引之”的羞愧,这前后也是变化。
生:还有友人与元方的对比。友人与陈太丘“期日中”,“过中不至”,是不信,“对子骂父”是无礼。我们再看元方,虽然他也在语言、动作上表达了愤怒,但在人称上,他自始至终用“君”称呼友人,晚辈对长辈的基本礼貌,不会因为长辈犯错而对他无礼,这种对比反衬,恰恰塑造了聪慧机敏、彬彬有礼的元方。
师:非常好,这两位同学从友人前后态度的改变、元方对友人的称呼的不变,进行了分析,一改变,一不变,这样的对比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
生:(突然举手)老师,我还发现《诫子书》中也有对比。大家请看课本第81页,“静”与“躁”的对比。
师:你找到了《诫子书》中诸葛亮对儿子的谆谆教诲,他从静的好处,与躁的坏处来提醒儿子,要——
生(齐接):宁静致远、淡泊明志。
生:老师,我还发现了对比,大家看,是肯定否定的对比。
师:比如说呢?
生:“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前两句中是两个“以”,接着是两个“非……无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PLC编程手册.pdf VIP
- 注册环保工程师之注册环保工程师专业基础题库及答案【各地真题】.docx VIP
- 2025春议题式导与学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04-第四单元 生活在法治社会(教用).docx
- 存储架构优化方案.docx VIP
- 中医在抑郁焦虑调理中的思路.pptx VIP
- 住院患者走失应急预案.pptx VIP
- 脾梗死护理个案.pptx VIP
- GB∕T 40685-2021 信息技术服务 数据资产 管理要求.pdf
- 变配电所二此设备应急故障处理—变配电所保护误动和拒动故障查找处理(高铁变电设备检修).pptx
-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知识点归纳、考点整理,复习必备.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