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文物数字化保护方案.docx

  1.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物数字化保护方案 方 案 名 称 : 文物数字化保护方案 方案编制单位: 联系人及电话: I I II II 目 录 一、 前言 1 二、 文物数字化保护现状 3 博物馆珍贵文物基本现状 3 需重点保护的珍贵文物清单 4 文物数字化保护现状 8 文物数字化保护工作成果 8 基础硬件与网络建设 8 信息系统与展陈设施建设 8 文物数字化保护存在的问题 9 三、 项目目标 10 项目目标 10 预期成果 11 四、 项目内容 11 数字化保护需求概述 11 总体规划设计与共性支撑 15 总体规划设计 15 数字化共性支撑 16 数字化应用整合与能力提升 17 文物数字化保护应用 20 文物数字化采集 20 文物数字化加工 25 文物数字化存储与管理 26 文物数字化利用 28 项目实施的管理机制建设 34 项目完成可实现的指标 34 五、 实施进度 35 六、 组织管理 35 七、 经费预算 38 项目预算 38 预算编制说明 39 国家文物局文物数字化保护专项 国家文物局文物数字化保护专项 国家文物局文物数字化保护专项 国家文物局文物数字化保护专项 一、 前言 某某市位于某某省南部,历史悠久,文化灿烂, 是中华民族古老文明文化的发祥地之一。造车鼻祖奚仲、思想家墨子、食客三千的孟尝君、凿壁偷光的匡衡等历史名人齐聚此地。在这里,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古城邦文化、汉代文化和运河文化熠熠生辉,前掌大遗址、新建遗址、薛国遗址、小邾国遗址闻名内外,这些灿烂的文化如颗颗明珠照亮这片广博的大地。 某某市博物馆成立于 1984 年 9 月,是一座集文物收藏、考古研究、展览陈列和宣传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地方历史博物馆,收藏着鲁南地区出土的传世珍品一万四千余件(套)。这些精品文物涵盖了从史前到明清各个时期, 尤其以青铜器和汉代文物最为丰富和珍贵。 随着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风险防范意识的不断增强和现代信息技术的进步, 对于文物的数字化保护需求应运而生。一方面,通过非接触式的数据采集及光学测量技术,可以永久地保存珍贵文物的信息,减少自然和人为因素对文物的损坏,并且可以借助互联网,快速地实现资源共享, 为相应专业人员提供研究资料,提高博物馆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博物馆在收藏、保护文物的同时,还肩负着传播和展览的职能,但是受到陈列手段、参观时间和文物状况的束缚,传统博物馆展出方式大多沉闷保守,不能让参观者体验到观赏乐趣和观赏价值,更不能满足人们对深入了解和研究鉴赏传统文化的需求。文物的数字化无疑对我们保护、挖掘和传承物质文化之重任有着革命性的意义,也是信息化时代博物馆建设的迫切需要。 近年来,某某市博物馆在文物数字化保护、管理与展陈展示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这些工作缺乏统一的构架、统一的标准规范等顶层设计,硬件设施、网络结构以及文物保护数字化保护建设工作呈碎片化,数字化保护系统间缺乏连通和协作,资源无法共享,文物展陈展示方式也无法满足观众需求的现状有待梳理、整合与提升,亟需在《国家文物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互联网+中华文明”三年行动计划》等文物数字化保护相关政策措施的指导下, 运用先进、成熟的现代技术手段进一步加大博物馆的文物数字化保护力度。 因此,本项目即针对某某市博物馆文物的数字化采集、加工、存储、管理与利用需求,在整合现有数字化保护成果的基础上,集成文物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移动互联网等技术,应用先进的数字化采集技术和多媒体展示技术,再结合有效的管理机制,搭建一个具有开放式架构,高度可扩展和可演化的文物数字化保护体系,以适应博物馆日渐增长的文物数字化保护与利用需求。 二、 文物数字化保护现状 博物馆珍贵文物基本现状 某某市博物馆现收藏各类文物一万四千余件(套),博物馆主展大楼为仿古式现代建筑两翼为二层建筑,中间三层,呈“工”字型。一楼展厅为“某某历史文物陈列”,二楼展厅为书画专用展厅,厅内有高 3.3 米的悬挂字画的板墙, 一次可展出字画三百余幅。主展楼后面是小巧玲珑的花园,两侧以花墙和月门相隔。园内居中建有一座仿古游廊式的汉画像石廊,廊内展出汉代画像石刻 60 余块。其内容有车马出行、杂技百戏、神话传说和楼阁建筑等。在画像石廊旁建有河塘、小亭、曲桥,山桥流水,绿荫覆地。馆内现有通史陈列和汉画像石专题陈列各 1 个。《某某历史文物陈列》介绍了从北辛文化时期至清代七千多年间具有某某地方特色的历史文化。《汉画像石专题陈列》内共展出我市汉代墓葬中出土的画像石刻 60 余块,这些精美的画像生动地反映了两汉时期某某地区的经济、文化风貌。 国家文物局文物数字化保护专项 国家文物局文物数字化保护专项 国家

文档评论(0)

165720323137e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