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谭概·无术部》完整版原文全文.pdf

《古今谭概·无术部》完整版原文全文.pdf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无术部》原文 子犹曰:夫人饭肠酒腑,不用古今浸灌,则草木而已。温岐 “悔读 《南华》 第二篇”,而梅询见老卒卧日中,羡之,闻其不识字,曰:“更快活。”此皆有 激言之,非通论也。世不结绳,人不面墙,谁能作聋瞽相向?但不当如弥正平开 口寻相骂耳。集 《无术》第六。 署名 厍狄干不能书,每署名,逆上画之,人谓之 “穿锤”。又有武将王周者,署 名先为 “吉”,而后成其外。 《北史》:斛律金不识文字。初名敦,苦其难署,改名为金,从其便易;犹 以为难,司马子如乃指屋角令况之。 陆渭南 《晚晴》诗: “屋角明金字,溪流作縠文”,用此。“穿锤”对 “指 屋”是的对。 何敬容为尚书令,不善作草隶,署名 “敬”字,大作 “苟”,小为 “文”, “容”字大作 “父”,小为 “口”。陆倕见而戏之曰:“公家苟既奇大,父亦不 小。”敬容笑而惭。 江从简尝作 “采荷调”以刺何敬容,曰: “欲持荷作柱,荷弱不成梁。欲持 荷作镜,荷暗本无光。”敬容不悟,唯叹其工。 大字大诺 宋武帝刘裕素不能书,刘穆之教以纵笔作大字径尺。帝从之。一纸不过六七 字便满。 梁陈伯之为江州,目不知书。得文案,佯视之,唯作大 “诺”。 唐及五代凡文书皆批曰“诺”,犹今批 “准”字也。齐江夏王五岁学 “凤尾 诺”即工,高帝以玉麒麟赐之。草书诺字形若凤尾。 造字 梁曹景宗尚胜,每作书,字有不解,辄意造之。 高手笔 司直陈希闵,以非才任官。每秉笔,支颔半日不下。府史目之为 “高手笔”。 又窜削至多,纸面穿穴,亦名 “按孔子”。 不知置辞 齐焦度材涩,欲就高帝求郡,不知置辞。人教之,习诵上口。临自陈,卒忘 所教,大言曰:“度启公,度启公,度无食。”帝大笑曰:“卿何忧无食?”赐 米百斛。 不习仪式 魏陇西太守游楚上殿,不习仪式。帝令侍中赞引呼 “陇西太守前”。楚不觉 大应称 “诺”。帝笑劳之。 初学 张敬儿不识书,由战功起方伯,始学读 《孝经》、 《论语》。征护军,乃于 密室屏人学揖让对答,空中俯仰,妾侍窥笑焉。 照样举笏 宋祖召问武臣军数。其识字者,预写笏上,临问,高举笏,当面见字,随问 即对。有一不识字者,不知他人笏上有字,照样举笏,近前大声曰:“启覆陛下, 军数都在这里!” 龙战龙见 朱穆以梁冀地势亲重,望其挟持王室,因推灾异奏记,以劝戒冀,而引 《易》 卦 “龙战于野”之文,又荐种暠、栾巴等。明年,黄龙二见于沛国。冀无学,遂 以穆 “龙战”之言为验,于是引用暠、巴而举穆高第为侍御史。 郢书燕说,因误得贞。断章取义,未尝不可。 北齐源师摄祠部,尝白高阿那肱 “龙见当雩”。阿那肱惊曰: “何处龙见? 其色何如?”师日:“龙星初见,礼当雩祭,非真龙也。”阿那肱怒曰:“汉儿 多事,强知星宿!” 金熙宗赦草 金熙宗亶皇统十一年夏,龙见宫中,雷雨大至,破柱而去。亶惧,欲肆赦以 禳之。召掌制学士张钧视草,中有 “顾兹寡昧”及 “渺予小子”之言。文成奏御, 译者不解谦冲之义,乃曰:“汉儿强知识,托文字以詈上耳。”亶惊问故,译释 之曰:“寡者,孤独无亲。昧者,不晓人事。渺为瞎眼。小子为小孩儿。”亶大 怒,遂诛钧。 此等皇帝,真是 “不晓事瞎眼小孩儿”也! 谢朓诗杜荀鹤诗 贞观中,尚药奏求杜若,楚蘅也,生南郡汉中。敕下度支。有省郎以谢朓诗 云 “芳洲生杜若”,乃委坊州贡之。本州曹官判云:“坊州不出杜若,应由读谢 朓诗误。华省名郎,作此判事,岂不畏二十八宿笑人?” 杨升庵云:吴字本从口、从矢,非从天也。而吴元济之乱,童谣有 “天上小 儿”之讖。又如王恭为 “黄头小人”,“恭”字与 “黄”头不同。史谓小儿谣言, 乃荧惑星所为。审如是,星宿亦不识古文矣。”苏易简云:“神不能神,随时之 态。”子犹曰: “然则唐明宗时,玉帝亦当不识字耶?” 经生多有不省文章。尝一邑有两人同官,其一或举杜荀鹤诗,称赞 “也应无 计避征徭”之句。其一难之曰:“此诗误矣!野鹰何尝有征徭乎?”举诗者解曰: “古人有言,岂有失也?必是当年科取翎毛耳。” 炀帝选仪卫,征取鸟羽。有鹤巢于树颠,民往窥之。鹤恐伤其卵,自拔氅毛 投地。群臣奏以为瑞。据此,则杜诗便作 “野鹰”亦不错。 吕、李二将读诗 张氏据有平江日,其部将左丞吕珍守绍兴,参军陈庶子、饶介之在张左右。

文档评论(0)

137****517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