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大学医学专业复习资料-中药鉴定学复习笔记.pdf

大学医学专业复习资料-中药鉴定学复习笔记.pdf

  1. 1、本文档共5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药鉴定学复习笔记 1. 神农本草经 我国最早的药学专著,总结了汉以前的医药经验。载药 365 种,分上、中、下三品。每药以 药性和主治为主,初步提出 “君臣佐使”、 “四气五味”等中药理论。 2.新修本草 (唐本草) 是我国和世界上最早的药典本书是由政府组织编辑颁行,(李勣、苏敬等 22 人)比纽伦堡药 典(1535 年)的成书早 800 多年。 分为药解、图经、本草三部分,共 54 卷,载药 850 种,新增药 114 种。 出现了图文鉴定的方法,为后世图文兼备的本草打下了基础。 3.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证类本草)宋 唐慎微 共 31 卷,载药 1746 种,新增药 500 余种,是研究宋代以前本草发展的最完备的重要参考书。 收集了许多民间单方、验方,为《本草纲目》的编写奠定了良好基础。 4. 本草纲目 明 李时珍 共 52 卷,载药 1892 种,新增药 374 种,附药图 1109 幅,附方 11096 条。全书按药物自然 属性,自立分类系统,为自然分类的先驱,17 世纪初,该书传到国外,译成多国文字。将 药物分为水、火、土、金、石、草、谷菜、果、木等 16 部,每部下又分 60 类,如草部又 分为山草、芳草、隰草、毒草、蔓草、水草、石草、苔草、杂草 9 类。 5. 根及根茎类 一般在秋、冬两季植物地上部分将枯萎时及春初发芽前或刚露苗时采收,此时根或根茎中贮 藏的营养物质最为丰富,通常含有效成分也比较高,如牛膝、党参、黄连、大黄、防风等。 有些中药由于植株枯萎时间较早,则在夏季采收,如浙贝母、延胡索、半夏、太子参等。但 也有例外,如明党参在春天采集较好。 6. 茎木类 一般在秋、冬两季采收,如关木通、大血藤、首乌藤、忍冬藤等。有些木类药材全年可采, 如苏木、降香、沉香等。 7. 皮类 一般在春末夏初采收(秋冬两季采收,如川楝皮、肉桂等) 8. 叶类 多在植物光合作用旺盛期,开花前或果实未成熟前采收花类 (宜在秋、冬时节采收,如桑叶 等 ) 9. 花 不宜在完全盛开后采收,花蕾(金银花、辛夷、丁香、槐米 )、开放的花(在花初开时采收 的如洋金花等;在花盛开时采收的如菊花、西红花) 。 10. 果实种子类 多在成熟时采收,未成熟果实(如枳实、青皮)山茱萸经霜变红,川楝子经霜变黄。 11.全草类 多在植物充分生长,茎叶茂盛时采割,(如青蒿、穿心莲、 有的在开花时采收,如益母草、 荆芥、香薷等。 大多割取地上部分,少数连根挖取全株药用,如 蒲公英 ) 藻、菌、地衣类 动物药 大多数均可全年采收。 矿物药大多结合 开矿采掘。 12. 中药的加工的方法 方法:拣 、洗 、漂 、切片 、去 壳、蒸、煮、烫、、熏硫 、发汗 、干燥 (5 种) 漂洗:用水溶去部分有毒成分。半夏,天南星,附子。咸苁蓉,海螵蛸,海藻,昆布。 切片:较大的根及根茎类,坚硬的藤木类和肉质的果实类药材。大黄,土茯苓,乌药,鸡血 藤,木瓜,山楂。不易提早切片,当归,川芎,槟榔,常山。 13. 常见的变质现象 虫蛀,霉变,变色,走油,风化,自燃等 14. 中药鉴定的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 年版 1953、1963、1977、1985、1990、1995、2000 、2005、 2010 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包括: ①中药材部颁标准(药典未收载的品种第一批收载了 101 种 ) ②中成药部颁标准 ③ 进口药材标准 15. 四大鉴定方法:1 基源鉴定又称“来源鉴定法”,2 性状鉴定,3 显微鉴定,4 理化鉴定 红花浸水中,水染成金黄色。而本身不褪色 秦皮热水浸出液呈黄绿色,日光下显碧 蓝色荧光。 紫外灯下蓝色荧光 更强。 性状鉴定的内容: 描述要点包括:形状、大小、表面特征、颜色、质地、断面、气、味、水试,火试。 16. 根类中药 特点:根无节和节间之分,一般无芽和叶。 根的形状 直根系:圆柱形 (甘草、防风、黄芪、牛膝) 长圆锥形(白芷、桔梗) 纺锤形 (何首乌、地黄) 须根系:主根不发达,多数细长的须根簇生于根茎上 (丹参、龙胆、威灵仙、徐长卿、茜草、紫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聚好信息咨询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本公司能够提供如下服务:办公文档整理、试卷、文档转换。

认证主体鹤壁市淇滨区聚好信息咨询服务部
IP属地河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0611MA40H8BL0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