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行业绿色企业评价要求 .pdf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钢铁行业绿色企业评价要求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钢铁行业绿色企业评价的基本原则、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以焦化、烧结、球团、炼铁、炼钢、轧钢等为主要工序的钢铁联合企业绿 色企业评价。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明日 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 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6132 绿色工厂评价通则 3.术语和定义 GB/T36132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干熄焦率coke dry quenching rate 指在作业期内通过干熄焦装置处理的焦炭(干基)占全部生产焦炭(干基)的百分比率。 3.2 二次能源自发电率 secondary energy self-supplyrate 指企业在钢铁生产过程中利用二次能源(余热、余压、富余煤气)通过发电装置所产生 的电量(包括高炉炉顶煤气余压发电、干熄焦发电、烧结余热发电、饱和蒸汽发电、富余煤 气发电等)占企业在钢铁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总电量的百分比率。 3.3 二次能源回收利用率secondaryenergyrecoveryandutilizationrate 指企业在钢铁生产过程中利用二次能源折标准煤量占企业在钢铁生产过程中回收二次 能源折标准煤量的百分比率。 3.4 智慧能源环保管理系统 smartenergy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ystem 智慧能源管理系统:运用数字化技术、能源预测和调度模型,打造钢铁工业全方位智慧 能源管控系统,实现钢铁企业水、电、风、气的一体化、高效化、无人化管理。 1 智慧环保管理系统:采用信息化及自动化技术,集成生产设施参数、环保设施运行参数、 污染源在线监测信息、空气质量数据以及视频监控等信息,实现环保治理、评价、远程控制 等数字化和信息化管理。 4.评价规范 4.1评价指标体系 本文件给出了钢铁行业绿色企业评价规范的具体评价指标,评价指标包括必备条件要求、 绿色企业创建、资源结构、绿色能源结构、绿色产品、绿色产出效率、环境社会责任等七个 方面,其中,必备条件要求在评定时,作为一票否决项;其余六项指标下设若干个二级指标, 二级指标下设置Ⅰ级水平评价系数、Ⅱ级水平评价系数和Ⅲ级水平评价系数。钢铁行业绿色 企业评价指标见附录A 。 4.2评价原则 4.2.1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原则。 4.2.2定量评价指标选取能够体现技术先进性,且能反映“节能”、“低碳”、“减污”、 “增效”等有关企业绿色水平的指标。 4.2.3定性评价指标主要根据国家有关推行绿色企业的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政策、资源环境 保护政策规定以及行业发展趋势选取,用于考核企业对有关政策法规的符合性及其节能环保 工作实施情况。 4.2.4评价过程中,根据六个一级指标的原则要求和指标的可度量性,进行指标选取。 4.3权重值 钢铁行业绿色企业评价规范一级指标权重值为: ——绿色企业创建15%; ——资源结构25%; ——绿色能源结构10%; ——绿色产品15%; ——绿色产出效率20%; ——环境社会责任15%。 5.评价方法 5.1基本要求 5.1.1本指标体系采用必备条件要求和指标分级加权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在评定过程中,首 先查看必备条件要求,确定企业是否满足合规守法的基本管理要求,若符合再进行指标加权 评价,若不满足合规守法的基本管理要求,直接予以否决,不再实施后续评价。 2 5.1.2针对部分二级指标,设置Ⅰ级水平评价系数、Ⅱ级水平评价系数、Ⅲ级水平评价系数 分别为1.0、0.8、0.6;未分级评价的二级指标,直接按照Ⅰ级水平评价系数1.0计算。 5.1.3企业的原材料和新水的消耗量、重复用水量、产品产量、能耗及各种资源的综合利用 量等,以年报或考核周期报表为准。如果统计数据严重短缺,资源综合利用特征指标也可以 在考核周期内用实测方法取得,考核周期一般不少于一个月。 5.1.4二级指标计算方法参见附录B。 5.2计算方法 5.2.1二级单项指标按式(1)计算: D g

文档评论(0)

84032311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