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之卷一百一十四》完整版原文全文及白话文翻译.pdfVIP

《明史之卷一百一十四》完整版原文全文及白话文翻译.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卷一百一十四》原文 海瑞(何以尚) 丘橓 吕坤 郭正域 海瑞,字汝贤,琼山人。举乡试。入都,即伏阙上 《平黎策》,欲开道置县, 以靖乡土。识者壮之。署南平教谕。御史诣学宫,属吏咸伏谒,瑞独长揖,曰: “台谒当以属礼,此堂,师长教士地,不当屈。”迁淳安知县。布袍脱粟,令老 仆艺蔬自给。总督胡宗宪尝语人曰:“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宗宪子 过淳安,怒驿吏,倒悬之。瑞曰: “曩胡公按部,令所过毋供张。今其行装盛, 必非胡公子。”发雚金数千,纳之库,驰告宗宪,宗宪无以罪。都御史鄢懋卿行 部过,供具甚薄,抗言邑小不足容车马。懋卿恚甚。然素闻瑞名,为敛威去,而 属巡盐御史袁淳论瑞及慈谿知县霍与瑕。与瑕,尚书韬子,亦抗直不谄懋卿者也。 时瑞已擢嘉兴通判,坐谪兴国州判官。久之,陆光祖为文选,擢瑞户部主事。 时世宗享国日久,不亲朝,深居西苑,专意斋醮。督抚大吏争上符瑞,礼官 辄表贺。廷臣自杨最、杨爵得罪后,无敢言时政者。四十五年二月,瑞独上疏曰: 臣闻君者天下臣民万物之主也,其任至重。欲称其任,亦惟以责寄臣工,使 尽言而已。臣请披沥肝胆,为陛下陈之。 昔汉文帝贤主也,贾谊犹痛哭流涕而言。非苛责也,以文帝性仁而近柔,虽 有及民之美,将不免于怠废,此谊所大虑也。陛下天资英断,过汉文远甚。然文 帝能充其仁恕之性,节用爱人,使天下贯朽粟陈,几致刑措。陛下则锐精未久, 妄念牵之而去,反刚明之质而误用之。至谓遐举可得,一意修真,竭民脂膏,滥 兴土木,二十余年不视朝,法纪弛矣。数年推广事例,名器滥矣。二王不相见, 人以为薄于父子。以猜疑诽谤戮辱臣下,人以为薄于君臣。乐西苑而不返,人以 为薄于夫妇。吏贪官横,民不聊生,水旱无时,盗贼滋炽。陛下试思今日天下, 为何如乎? 迩者严嵩罢相,世蕃极刑,一时差快人意。然嵩罢之后,犹嵩未相之前而已, 世非甚清明也,不及汉文帝远甚。盖天下之人不直陛下久矣。古者人君有过,赖 臣工匡弼。今乃修斋建醮,相率进香,仙桃天药,同辞表贺。建宫筑室,则将作 竭力经营;购香市宝,则度支差求四出。陛下误举之,而诸臣误顺之,无一人肯 为陛下正言者,谀之甚也。然愧心馁气,退有后言,欺君之罪何如! 夫天下者,陛下之家,人未有不顾其家者,内外臣工皆所以奠陛下之家而磐 石之者也。一意修真,是陛下之心惑。过于苛断,是陛下之情偏。而谓陛下不顾 其家,人情乎?诸臣徇私废公,得一官多以欺败,多以不事事败,实有不足当陛 下意者。其不然者,君心臣心偶不相值也,而遂谓陛下厌薄臣工,是以拒谏。执 一二之不当,疑千百之皆然,陷陛下于过举,而恬不知怪,诸臣之罪大矣。《记》 曰“上人疑则百姓惑,下难知则君长劳”,此之谓也。 且陛下之误多矣,其大端在于斋醮。斋醮所以求长生也。自古圣贤垂训,修 身立命曰“顺受其正”矣,未闻有所谓长生之说。尧、舜、禹、汤、文、武,圣 之盛也,未能久世,下之亦未见方外士自汉、唐、宋至今存者。陛下受术于陶仲 文,以师称之。仲文则既死矣,彼不长生,而陛下何独求之?至于仙桃天药,怪 妄尤甚。昔宋真宗得天书于乾祐山,孙奭曰:“天何言哉?岂有书也!”桃必采 而后得,药必制而后成。今无故获此二物,是有足而行耶?曰天赐者,有手执而 付之耶?此左右奸人,造为妄诞以欺陛下,而陛下误信之,以为实然,过矣。 陛下将谓悬刑赏以督责臣下,则分理有人,天下无不可治,而修真为无害已 乎?太甲曰:“有言逆于汝心,必求诸道;有言逊于汝志,必求诸非道。”用人 而必欲其唯言莫违,此陛下之计左也。既观严嵩,有一不顺陛下者乎?昔为同心, 今为戮首矣。梁材守道守官,陛下以为逆者也,历任有声,官户部者至今首称之。 然诸臣宁为嵩之顺,不为材之逆,得非有以窥陛下之微,而潜为趋避乎?即陛下 亦何利于是。 陛下诚知斋斋无益,一旦翻然悔悟,日御正朝,与宰相、侍从、言官讲求天 下利害,洗数十年之积误,置身于尧、舜、禹、汤、文、武之间,使诸臣亦得自 洗数十年阿君之耻,置其身于皋、夔、伊、傅之列,天下何忧不治,万事何忧不 理。此在陛下一振作间而已。释此不为,而切切于轻举度世,敝精劳神,以求之 于系风捕影、茫然不可知之域,臣见劳苦终身,而终于无所成也。今大臣持禄而 好谀,小臣畏罪而结舌,臣不胜愤恨。是以冒死,愿尽区区,惟陛下垂听焉。 帝得疏,大怒,抵之地,顾左右曰: “趣执之,无使得遁!”宦官黄锦在侧 曰:“此人素有痴名。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 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帝默然。少顷复取读之,日再三,为感动太息, 留中者数月。尝曰:“此人可方

文档评论(0)

132****22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