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之卷一百七十三》完整版原文全文及白话文翻译.pdfVIP

《明史之卷一百七十三》完整版原文全文及白话文翻译.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卷一百七十三》原文 ◎文苑一 明初,文学之士承元季虞、柳、黄、吴之后,师友讲贯,学有本原。宋濂、 王祎、方孝孺以文雄,高、杨、张、徐、刘基、袁凯以诗著。其他胜代遗逸,风 流标映,不可指数,盖蔚然称盛已。永、宣以还,作者递兴,皆冲融演迤,不事 钩棘,而气体渐弱。弘、正之间,李东阳出入宋、元,溯流唐代,擅声馆阁。而 李梦阳、何景明倡言复古,文自西京、诗自中唐而下,一切吐弃,操觚谈艺之士 翕然宗之。明之诗文,于斯一变。迨嘉靖时,王慎中、唐顺之辈,文宗欧、曾, 诗仿初唐。李攀龙、王世贞辈,文主秦、汉,诗规盛唐。王、李之持论,大率与 梦阳、景明相倡和也。归有光颇后出,以司马、欧阳自命,力排李、何、王、李, 而徐渭、汤显祖、袁宏道、钟惺之属,亦各争鸣一时,于是宗李、何、王、李者 稍衰。至启、祯时,钱谦益、艾南英准北宋之矩矱,张溥、陈子龙撷东汉之芳华, 又一变矣。有明一代,文士卓卓表见者,其源流大抵如此。今博考诸家之集,参 以众论,录其著者,作 《文苑传》。 杨维桢(陆居仁 钱惟善) 胡翰 苏伯衡 王冕(郭奎 刘炳) 戴良(王逢 丁鹤年) 危素 张以宁(石光霁 秦裕伯) 赵壎(宋僖等) 徐一夔赵捴谦(乐良等) 陶宗仪(顾 德辉等) 袁凯 高启(杨基等) 王行(唐肃 宋克等) 孙蕡(王佐等) 王蒙(郭传) 杨维桢,字廉夫,山阴人。母李,梦月中金钱坠怀,而生维桢。少时,日记 书数千言。父宏,筑楼铁崖山中,绕楼植梅百株,聚书数万卷,去其梯,俾诵读 楼上者五年,因自号铁崖。元泰定四年成进士,署天台尹,改钱清场盐司令。狷 直忤物,十年不调。会修辽、金、宋三史成,维桢著 《正统辩》千余言,总裁官 欧阳元功读且叹曰:“百年后,公论定于此矣。”将荐之而不果,转建德路总管 府推官。擢江西儒学提举,未上,会兵乱,避地富春山,徙钱塘。张士诚累招之, 不赴,遣其弟士信咨访之,因撰五论,具书复士诚,反覆告以顺逆成败之说,士 诚不能用也。又忤达识丞相,徙居松江之上,海内荐绅大夫与东南才俊之士,造 门纳履无虚日。酒酣以往,笔墨横飞。或戴华阳巾,披羽衣坐船屋上,吹铁笛, 作 《梅花弄》。或呼侍儿歌 《白雪》之辞,自倚凤琶和之。宾客皆蹁跹起舞,以 为神仙中人。 洪武二年,太祖召诸儒纂礼乐书,以维桢前朝老文学,遣翰林詹同奉币诣门, 维桢谢曰:“岂有老妇将就木,而再理嫁者邪?”明年,复遣有司敦促,赋 《老 客妇谣》一章进御,曰:“皇帝竭吾之能,不强吾所不能则可,否则有蹈海死耳。” 帝许之,赐安车诣阙廷,留百有一十日,所纂叙便例定,即乞骸骨。帝成其志, 仍给安车还山。史馆胄监之士祖帐西门外,宋濂赠之诗曰: “不受君王五色诏, 白衣宣至白衣还”,盖高之也。抵家卒,年七十五。 维桢诗名擅一时,号铁崖体,与永嘉李孝光、茅山张羽、锡山倪瓒、昆山顾 瑛为诗文友,碧桃叟释臻、知归叟释现、清容叟释信为方外友。张雨称其古乐府 出入少陵、二李间,有旷世金石声。宋濂称其论撰,如睹商敦、周彝,云雷成文, 而寒芒横免。诗震荡陵厉,鬼设神施,尤号名家云。维桢徙松江时,与华亭陆居 仁及侨居钱惟善相倡和。惟善,字思复,钱塘人。至正元年,省试 《罗刹江赋》, 时锁院三千人,独惟善据枚乘 《七发》辨钱塘江为曲江,由是得名,号曲江居士。 官副提举。张士诚据吴,遂不仕。居仁,字宅之,中泰定三年乡试,隐居教授, 自号云松野衲。两人既殁,与维桢同葬干山,人目为三高士墓。 胡翰,字仲申,金华人。幼聪颖异常儿。七岁时,道拾遗金,坐守侍其人还 之。长从兰溪吴师道、浦江吴莱学古文,复登同邑许谦之门。同郡黄溍、柳贯以 文章名天下,见翰文,称之不容口。游元都,公卿交誉之。与武威余阙、宣城贡 师泰尤善。或劝之仕,不应。既归,遭天下大乱,避地南华山,著书自适。文章 与宋濂、王祎相上下。太祖下金华,召见,命与许元等会食中书省。后侍臣复有 荐翰者,召至金陵。时方籍金华民为兵,翰从容进曰:“金华人多业儒,鲜习兵, 籍之,徒糜饷耳。”太祖即罢之。授衢州教授。洪武初,聘修 《元史》,书成, 受赉归。爱北山泉石,卜筑其下,徜徉十数年而终,年七十有五。所著有 《春秋 集义》,文曰 《胡仲子集》,诗曰 《长山先生集》。 苏伯衡,字平仲,金华人,宋门下侍郎辙之裔也。父友龙,受业许谦之门, 官萧山令,行省都事。明师下浙东,坐长子仕闽,谪徙滁州。李善长奏官之,力 辞归。伯衡警敏绝伦,博洽群籍,为古文有声。元末贡于乡。太祖置礼贤馆,伯 衡与焉。岁丙午用为国子学录,迁学正。被荐,召见,擢翰林编修。力辞,乞省 觐归。洪武十年,学士宋濂致仕,太祖问谁可代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2****22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