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生儿护理 孕妇学校 新生儿的概念:从出生到满28天的婴儿称新生儿 。新生 儿可根据胎龄、出生体重、体重和胎龄关系进行分类。 新生儿一般生理特点 前囟 平软,斜经约1.5x2.0cm 乳头 突起,乳房科摸到结节 皮肤 红润,胎毛少 腹部 膨隆而柔软,肌肉紧张度好 四肢 较短,呈外展屈曲位,身长47-50cm,足底有较深的足纹,指(趾)甲已达指端皮肤边缘(男婴睾丸多数已降入阴蘘,女婴大阴唇覆盖小阴唇) (一)根据胎龄分类 1. 足月儿:胎龄满37足周至未满42足周的新生儿 。 2. 早产儿:胎龄满28足周至未满37足周的新生儿 。 早早产儿:胎龄<32足周的早产儿 过渡足月儿:第37周的早产儿 3. 过期产儿:胎龄超过42周以上的新生儿。 (二)根据出生体重分类 正常出生体重儿: 出生体重为2500~3999g的新生儿 。 低出生体重儿: 指出生1小时内体重<2500g者 极低出生体重儿:体重<1500g者 超低出生体重儿:体重<1000g者 巨大儿: 出生体重≧4000g者,包括正常和有疾病者。 (三)高 危 儿 1. 母亲有异常妊娠史、分娩史及母亲为Rh阴性血型 2. 异常分娩的新生儿 3. 出生时异常的新生儿 4. 新生儿兄妹中在新生儿期有因疾病死亡者 5. 正常新生儿以外的各种类型新生儿及有疾病的新生儿 二、正常足月儿的特点 正常足月儿 —— 指胎龄满37~42周出生,体重2500g以上,无任何畸形和疾病的活产婴儿 。 (一)外观特点 ? 体重2500g,身长47cm,哭声响亮,肌肉有一定张力,四肢屈曲,皮肤红润,皮下脂肪丰满,胎毛少,耳壳软骨发育良好,乳晕清楚,乳头突起,乳房可扪到结节,足底有深足纹,男婴睾丸下降,女婴大阴唇覆盖小阴唇。 (二)生理特点 1. 呼吸系统 :呼吸浅快、不规则,腹式呼吸为主,40次/分左右 。 2. 循环系统?:心率波动大,平均120~140次/分,血压70/50mmHg 。 3. 消化系统?:胃呈横位,贲门扩约肌松驰,幽门扩约肌紧张,易于吐奶;生后12小时开始排胎粪,3~4天胎粪排空。 ??? 4. 泌尿系统:生后第一天排尿, 5. 神经系统 :脑占体重的10~20%,脊髓相对较长,大脑皮层兴奋性低,睡眠时间长;具有视、嗅、味、听、触觉及原始反射 6. 体温调节体温调节功能差,体表面积大,皮下脂肪薄;产热靠棕色脂肪 。 脱水热——室温过高时足月儿能通过皮肤蒸发和出汗散热,但如体内水分不足,血液浓缩而发热 称为脱水热 。 适中温度——能维持正常体核温度和皮肤温度的最适宜的环境温度,在此温度下,人耗氧量最少,新陈代谢率最低,蒸发散热量最少。 三、常见的几种特殊生理状态 (1)生理性体重下降:新生儿初生数日内因进食少、水分丢失、胎粪排出,出现体重下降,一般不超过10%,10天左右恢复到出生时体重 (2)生理性黄疸 :黄疸生后2~3天出现,4~5天高峰, 10~14天消退,早产儿延迟至3~4周。 (3)乳腺肿大 :生后3~5天出现,2~3周内消失 (4)口腔内改变 :上皮珠、板牙(于生后数周至数 月消失)、螳螂嘴 (5)假月经 : 女婴生后5~7天出现,持续2~3天 四、足月儿护理 (一)常见问题: 有体温改变的危险:如体温过高、体温过低。 2. 有窒息的危险 :与呛奶、呕吐有关。 3. 有感染的危险 :与新生儿免疫功能不足皮肤粘膜屏障功能差有关 。 (二)护理措施 1. 维持体温稳定 2. 保持呼吸道通畅 3. 预防感染 4. 合理喂养 5. 确保新生儿安全 6. 健康教育 维持体温稳定 l 阳光充足、空气净化、恒温(22~24℃)、恒湿(55~60%)、定时通风。 l 根据适中温度选择合适的保暖方法,避免体温不升、体温过高及脱水热;衣服柔软、宽大、棉质 。 保持呼吸道通畅 l 及时清除口鼻腔呕吐物、分泌物 l 喂奶后抱起轻拍背部,取侧卧位或平卧头偏向一侧 l 呕吐患儿可予头高脚低位 l 经常检查鼻腔是否通畅 l 保持新生儿于舒适、安全体位 预 防 感 染 l 接触新生儿前后勤洗手,避免交叉感染 l 室内湿式清扫,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l 新生儿用品禁止外借,新生儿专用,避免交叉感染。 l 保持脐部清洁干燥,脐部未脱落前,每天用5%碘伏液擦洗脐部2次, 脐部局部有脓性、血性分泌物者,可用3%过氧化氢溶液清洗后用碘伏涂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