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中医诊治.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 * * * * * * * * * * * * * * * * 消渴病 消渴病的文献论述 消渴是以多饮、多食、多尿、乏力、消瘦,或尿有甜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 在世界医学史中,中医学对本病的认识最早,且论述甚详。 消渴之名,首见于素问-奇病论,根据病机及症状的不同,《内经》还有消瘅、 肺消、膈消、消中等名称的记载,认为五脏虚弱,过食肥甘,情志失调是引起消渴的原因,而内热是其主要病机。 汉·张仲景金匮要略有专篇讨论,并最早提出治疗方药,主方有白虎加人参汤、肾气丸等。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消渴候》论述其并发症说:“其病变多发痈疽。”《外台秘要·消中消渴肾消》引古今录验说:“渴而饮水多,小便数,甜者,皆是消渴病也。”又说:“每发即小便至甜”,“焦枯消瘦”,对消渴的临床特点作了明确的论述。 多尿:在普通饮食、运动的情况下,24h尿量大于2500ml。 症状:是指病人主观感受到的不适或异常感觉。 痈:是邻近的多个毛囊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也可由多个疖融合而成。 元·张子和《儒门事亲·三消论》说:“夫消渴者,多变聋盲、疮癣 痤痱之类”,“或蒸热虚汗,肺痿劳嗽”。明·戴思恭 《证治要诀》 明确提出上、中、下之分类。 《证治准绳·消瘅》 在前人论述的基础上,对三消的临床分类作了规范,“渴而多饮为上消(经谓膈消),消谷善饥为中消(经谓消中),渴而便数有膏为下消(经谓肾消)”。明清及其之后,对消渴的治疗原则及方药,有了更为广泛深入的研究。 根据消渴病的临床特征,主要是指西医学的糖尿病。 它如尿崩症,因具有多尿、烦渴的临床特点,与消渴病亦有某些相似之处,可参考本节辨证论治。 糖尿病:胰脏不能正常分泌胰岛素的病症。 多尿:在普通饮食、运动的情况下,24h尿量大于2500ml。 辨证:将四诊所收集来的资料.症状和体征,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通过分析和综合,辨识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及正邪之间的关系等,然后概括为某种性质证的过程。 论治: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实施治疗的过程。 病因病机 消渴病的病因比较复杂,禀赋不足、饮食失节、情志失调、劳欲过度等原因均可导致消渴。 消渴病变的脏腑主要在肺、胃、肾,其病机主要在于阴津亏损,燥热偏胜,而以阴虚头本,燥热为标,两者互为因果。 病因:泛指引起人体发生疾病的原因。 病因:泛指引起人体发生疾病的原因。 脏腑:是内脏的总称,按其生理功能特点,可分为脏、腑、奇恒之腑。 壹 贰 叁 肆 病因 病机 辨证要点 辨证论治 目 录 辨证:将四诊所收集来的资料.症状和体征,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通过分析和综合,辨识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及正邪之间的关系等,然后概括为某种性质证的过程。 论治: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实施治疗的过程。 病因 壹 禀赋不足 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即已认识到先天禀赋不足,是引起消渴病的重要内在因素。《贡五变》说:“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其中尤以阴虚体质最易罹患。 体质:体指形体身体,质指特质、性质,体质指人类个体,禀受于先天,调养于后天,在生长发育和衰老过程中所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等综合方面与自然、社会环境相适应的相对稳定的人体个性特征。 贰 饮食失节 长期过食肥甘,醇酒厚味,辛辣香燥,损伤脾胃,致脾胃运化失职,积热内蕴,化燥伤津,消谷耗液,发为消渴。早在(素问·奇病论即说:“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面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 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 损伤:致伤因素作用于机体,引起组织破坏与功能障碍。 叁 情志失调 长期过度的精神刺激,如郁怒伤肝,肝气郁结,或劳心竭虑,营谋强思等,以致郁久化火,火热内燔,消灼肺胃阴津而发为消渴。正如临证指南医案·三消说:心境愁郁,内火自燃,乃消证大病。” 肆 劳欲过度 房事不节,劳欲过度,肾精亏损,虚火内生,则火因水竭益烈,水因火烈而益干,终致肾虚肺燥胃热俱现,发为消渴。如外台秘要·消渴消中说:“房室过度,致令肾气虚耗故也,下焦生热,热则肾燥,肾燥则渴。 病机 消渴的病机主要在于阴津亏损,燥热偏胜,而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两者互为因果,阴愈虚则燥热愈盛,燥热愈盛则阴愈虚。病变的脏腑主要在肺、胃、肾,尤以肾为关键。三脏之中,虽有所偏重,但往往又互相影响。 肺主气, 为水之上源,敷布津液。肺受燥热所伤,则津液不能敷布而直趋下行,随小便排出体外,故小便频数量多;肺不布津则口渴多饮。 胃主腐熟水谷,脾主运化, 为胃行其津液。 脾胃受燥热所伤,胃火炽盛,脾阴不足,则口渴多饮,多食善饥; 脾气虚不能转输水谷精微,则水谷精微下

文档评论(0)

135****208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