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物联网行业专题研究报告:新型电力系统核心赋能者.docx

电力物联网行业专题研究报告:新型电力系统核心赋能者.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电力物联网行业专题研究报告:新型电力系统核心赋能者 01?挑战升级!电网智能化势在必行 内生需求:保障运行可靠性是电网内生需求 电网可靠性是国网社会责任绩效的重要考核指标。2016-2020年城网/农网供电可靠率逐年提?高,分别从99.960%提升至99.970%、从99.782%提升至99.843%。2016-2020年城市/农村综合电压合格率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分别从99.993%提升至99.995%、从99.491%提升至99.810%。其中农网供电可靠性、农村综合电压合格率提升较快,但仍与城?网、城市存在较大差距,预计下阶段国网将继续加速电网尤其是农村电网可靠性建设,通过智能化、信息化手段可有效提高供电?可靠性。 新的挑战:双碳目标下 新能源大规模并网带来新挑战 30/60双碳目标下, 新能源发电、装机比例将显著提高。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的发电装机占比将超过50%(?2020年为41%)?;?预计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左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7亿千瓦以上(2020年底为5.3亿千?瓦),超过煤电成为装机主体(2020年仅为24.3%)。到2060年前,新能源发电量(非水非核)占比有望超过50%,甚至超60%,成为电量主体(2020年风光合计9.5%)。 新能源发电事故隐患对电网可靠性提出更高挑战。新疆哈密地区、河北沽源地区多次出现由风电机群及串补电网相互作用而引发?的次同步谐振,造成变压器异常振动和大量风机脱网。2019年英国霍恩熙离岸风场由于海地电缆电容效应,电压不稳定发生振荡,?导致保护系统切机,引起英格兰和威尔士大规模停电事故。随光伏组件为追求性价比向大功率、大电流趋势发展,传统保护设计?无法满足要求,曾引发山西运城光伏电站火灾。 新能源并网/消纳对电网稳定性产生冲击。随新能源并网量、发电量将大幅提升,并逐步替代部分退役火电机组,由于新能源利用?小时数少、受天气等不可控因素影响大,对电网频率、电压、功角、谐振等稳定性形成较大冲击。双碳目标下,发电侧大规模新?能源并网、用户侧日趋复杂的负荷将对电网稳定性产生冲击,对电网可靠性提出更高要求。 02?如何应对?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深度解读: 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核心内涵 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成为下阶段建设主题。我国电网建设经历2001-2008年的“大上快干”?高速增长阶段、2009-2018年的坚强智能电网建设阶段,将加速进入电力物联网信息化建设阶段。预计电力信息通信将继续保持5?年以上高景气度,“端、边、网、云、智”等各环节设备商、运营商有望持续受益。 以 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内在要求为:?①在满足新能源大规模发展、高比例接入上责无旁贷,发挥电网能源资源配置的枢纽平台作用,有力支撑和服务能源供给清洁化进程。?②在保障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和电力可靠供应上责无旁贷,应对新能源对系统调节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提出的更高要求。?③在深入推进电力科技创新和自立自强上责无旁贷,不断攻克能源转型发展中面临的技术难题,加快突破“卡脖子”技术,抢占全球?能源电力科技制高点。 三大路径:能源传输+能源互联+电力市场机制 针对我国电网既存的能源结构不合理、能源利用效率低问题,及 新能源大规模并网带来的挑战,为打造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需提升电网侧积极消纳、友好互动、长距离传输及大网架组网能力,从优化能源传输配置、升级能源互联网、完善电力市场?机制三个方面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03?核心环节:电力物联网建设提速 政策加码:两网积极响应碳中和,相关政策规划密集出台 国网、南网均做出积极响应将加速进入电力物?联网信息化建设阶段: ①国网:3月1日国网一次性提出“碳中和、?碳达峰”18条行动方案,提出加强“大云物移?智链”等技术创新和应用,加快信息采集、感?知、处理、应用等环节建设,到2025年初步建?成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6月28日,国家电?网总经理在2021年国际能源变革对话上发表主?旨演讲,提出从六个方面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②南网:5月15日南网发布《建设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1-2030年)白皮书》、《数?字电网推动构建以 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白皮书》,提出要充分利用数字技术为电网?赋能,提升电网全息感知和灵活控制能力,加?快电网向能源互联网升级。 国家电网电力物联网技术架构图 端边网云智协同,建?立电力物联网。电力?物联网战略目标是建?立多维度能源生态,?需要”端(终端传?感)、边(边缘计?算)、网(通讯网)、?云(云平台)、智?(应用层)“各环节?全面配合。?其中智能终端实现精?确数据采集、毫秒级?信息反馈是电力物联?的基础,通过边缘计?算处理冗杂数据是提?升信息处理效率的关?键。 从多个角度

文档评论(0)

juan138826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