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2
唐诗五首
《野望》
(一)作者简介
王绩(约589-644),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唐代诗人。隋末举孝悌廉洁科,除秘书正字。不乐在朝,求为扬州六合丞。因简傲纵酒被劾,弃官还故乡。唐武德中,诏以前朝官待诏门下省。贞观中,以疾罢归河渚间,躬耕东皋。工诗赋,尤擅五言诗。其诗多写饮酒与田园隐逸生活,平淡质朴,不染梁陈雕琢浮华旧习,于唐初诗坛独具面貌。
(二)写作背景
王绩入唐后以前朝官待诏门下省。贞观中以足疾罢归。此诗当作于诗人辞官隐居之时。
(三)课文分析
1.首联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有何作用?
答:首联写傍晚诗人在东皋伫望山野秋景及感受。这两句诗以平平淡淡的叙述,写在暮色之中,诗人伫立在东皋之上,举目四望,一种莫可名状的孤寂无依的愁绪涌上心头,且无法平静下来,以此观景自然会涂上一层心理上的不平静色彩,表现了孤寂无依的彷徨心情。同时为中间四句写景提供巧妙的铺垫。
2.赏析颔联“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这句诗的精妙所在。
答:颔联是诗人对眼前景观的粗线条的描绘,着 重于色彩的透明度,棵棵树木已染上萧瑟的枯黄的秋色,起伏的山峦唯见余晖,这是多么宁静、开阔、美丽的画面。纵使在淡淡的暮霭之中,人们还是能够感觉到山野间秋林、余晖的光与色的强烈辉映。
3.赏析“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答:颈联着力刻画视野所见山野放归的生动场景,为整个静谧的画面,注进一股跳动的情致和欣然的意趣。句中的几个动词“驱”“返”“带”“归”,用得自然而精练。这种动态式的描写愈发衬托出秋日晚景的安详宁静。
4.试着赏析颔联和颈联。
答案: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野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显得那么自然和谐,令人不能不沉浸,甚至忘情在安逸闲适的秋景之中。这最后两句完全道出诗人内心的苦闷和怅惘,既然在现实中找不到相知的朋友,那就只好追怀伯夷、叔齐那样不食周粟、上山采薇的隐逸之士。
二、《黄鹤楼》
(一)作者简介
崔颢(704-754),汴州(开封)人。开元十一年进士。天宝中为尚书司勋员外郎。少年为诗,意浮艳,多陷轻薄;后来的边塞生活使他的诗风大变,风骨凛然,雄浑奔放。有《崔颢集》。
(二)写作背景
诗人为求官来到湖北,登上黄鹤楼,看眼前鹤去楼空,望天际悠悠白云,睹洲上萋萋芳草,不觉慨然于岁月不再、人世茫茫,写下了这首《黄鹤楼》。
(三)课文分析
表现手法:
①用典。“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昔人”指仙人费祎,运用了“费祎登仙”的典故,为黄鹤楼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苦闷 。
②虚实结合。前两联都是先写神话传说,再写眼前景物,虚中有实,写出了诗人对世事变化难以预料的感慨;前两联侧重神话氛围,第三联写人间实景,从怀古之思回到现实,同样也是虚实的结合。
③反衬。“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眼前的风景如此迷人,但作者觉得“人是家乡好,月是故乡明。”自己家乡此时比这更美。运用反衬手法,传达出诗人深重的漂泊感以及对家乡的思念。
④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写傍晚已至,江上一片凄迷,故乡被暮霭烟波阻碍,引发诗人满怀愁绪。
三、《使至塞上》
(一)作者简介
王维(约701-761),字摩诘,唐代著名诗人。进士出身,官至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有《王右丞集》。王维是个多才多艺的艺术家,在诗、画、音乐等方面均有很高的成就。苏轼盛赞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二)写作背景
开元二十五年,王维奉唐玄宗之命,赴西北边塞慰问战胜吐蕃的河西副大使崔希逸(实际是被排挤出朝廷)。王维轻车简从,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经长途跋涉,在萧关遇到了骑兵,却没有遇到将官,(一问才知道),将官此时正在燕然前线。这首诗就是在出塞途中写的。通过作者叙述出使边塞的艰苦情况,抒发了作者漂泊天涯的悲壮情怀和孤寂之情。
(三)课文分析
1.炼字
①“直”写大漠无风,孤烟之高,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写出了烽烟直上云霄的气势;
②“圆”写落日的形状,衬托出大漠的苍茫。
③“直”“圆”这两个字准确而又生动,烘托出大漠雄奇壮丽的景象。
2.修辞方法
比喻。“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振翅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既言事,又写景,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之情。
3.表现手法
①衬托。“单车欲问边”以“单”字写化单影只,“属国过居延”写辽远的边疆,以山高路远烘托了孤寂的心境。
②情景交融。“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以枯蓬和大雁自比,将景物和情感融合在一起,既是写景又是写人,随风漂泊的蓬草、孤独的归雁传达出漂泊无依的身世浮沉之感。
③用典。“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Unit 1 Cultural Heritage——2022-2023学年高一英语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单元复习学案.docx
- Unit 1 Teenage Life——2022-2023学年高一英语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单元复习学案.docx
- Unit 2 Travelling Around——2022-2023学年高一英语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单元复习学案.docx
- Unit 2 Wildlife Protection——2022-2023学年高一英语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单元复习学案.docx
- Unit 3 Sports and Fitness ——2022-2023学年高一英语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单元复习学案.docx
- Unit 3 The Internet——2022-2023学年高一英语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单元复习学案.docx
- Unit 4 History and Traditions —2022-2023学年高一英语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单元复习学案.docx
- Unit 4 Natural Disasters——2022-2023学年高一英语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单元复习学案.docx
- Unit 5 Languages Around the World——2022-2023学年高一英语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单元复习学案.docx
- Unit 5 Music——2022-2023学年高一英语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单元复习学案.docx
- 2022-2023学年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古诗文汇总宝典 专题十二:课外古诗词诵读(一).doc
- 2022-2023学年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古诗文汇总宝典 专题十三:课外古诗词诵读(二).doc
- 2022-2023学年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古诗文汇总宝典 专题十一:诗词五首.doc
- 2022-2023学年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古诗文汇总宝典 专题五:《得道多助,失道寡助》.doc
- (1)地球与地球仪——七年级期末复习地球与地图专题专练.docx
- (1)地形与地势——八年级期末复习中国的自然环境专题专练.docx
- (1)疆域——2022-2023学年初中地理八年级期末复习从世界看中国专题专练.docx
- (1)天气——2022-2023学年初中地理七年级期末复习天气与气候专题专练.docx
- (2)经纬网——2022-2023学年初中地理七年级期末复习地球与地图专题专练.docx
- (2)气候——2022-2023学年初中地理八年级期末复习中国的自然环境专题专练.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