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史》文字版笔记41-50集.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41集 炀帝功过 主要内容:讲述隋炀帝杨广即位后的治国策略及功过得失。 隋朝的建立结束了中国几百年来的分裂,从地域上统一了中国,但隋王朝的统一并不牢固。在平定江南之前,中国经历了近四百年的分裂时期,地方豪族势力的极大发展导致了中央权力削弱,几个世家大族联合起来就可以改朝换代。到隋朝初年,地方势力仍然威胁着皇权,大隋王朝建立后的一年时间内已发生四次重大的叛乱,而且多数发生在新统一地区。 文帝改革 中央集权 自魏晋南北朝以来,地方官主要都是由当时地方长官自己来辟属,这就造成了一个弊病,这样会形成一个一个地方的小集团或者说是地方的割据,这对中央集权是非常不利的。杨坚看到了这种弊病,所以在登上皇位之后做出了改革,把所有的用人权、任命权都收归中央。 开皇三年,隋文帝废除了地方长官就地自聘僚属的制度,下属一律由中央吏部任免,把所有的用人权、任命权收归中央。全国两千多个县以上行政建制的官员,不论用何处方式选拔出来,最后都由中央直接任命。 从隋初开始,文帝规定:州、县长官三年一换,下属官员四年一换且不得连任。因为官员在一个地方长期任职,很容易被地方豪强拉拢结交,进而相互勾结,影响到中央政令的推行。通过这些措施,中央不仅把地方官任用之权全部牢牢控制,而且可以防止地方官员和当地豪强互相勾结,进一步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掌控。 南北朝时期,王朝的更迭十分频繁,地方势力各自为政,州、郡、县三级政区的设置十分混乱。杨坚把东汉以来的州、郡、县三级制改变成州、县两级制,撤郡五百多个,裁减了大批官员,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量大大加强,各项改革措施顺利进行。 三省六部制 由于王朝更迭频繁,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官职和称谓。隋文帝杨坚统一中国之后对制度作出了重大革新。在魏晋南北朝官僚制度发展的基础上,建立了以三省六部制为主体的中央官僚体系,尚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下设有吏部、礼部、兵部、都官、度支、工部等六部,在六部之下各有四司,负责各项具体行政事务。在后人的逐步完善下,三省六部制最终成为非常先进的政治制度。 三省制的特点是把决策和行政分开,通过程序的分工来分开,而不是相互制约,这是一种非常先进的政治措施。 整顿户籍 隋朝统一前,连年的战乱产生了大量流民和荒废土地,而且地方豪强直接控制着当地的人口,这既减少了国家财政收入和徭役兵役征收的对象,也给国家稳定造成了隐患,再加上当时的赋税制度、徭役制度不合理,很多农民都隐瞒户口,这些都导致了政府控制的户口大为减少。 通过整顿户籍,隋朝政府清理出隐漏人口164万口,还有大量逃亡农民,通过申报户口重新成为国家的编户齐民,国家控制了大量的自耕农并以此为依据来收取赋税。 在洛阳发掘出土的隋朝粮仓含嘉仓直到唐朝依然在使用,这样一个粮窖可以存放多达五十万斤的粮食,今天在一些粮窖里还能找到大量已经炭化的谷子。 当隋朝进入一个稳定的发展阶段后,国力迅速增强,国库充盈。公元589年,国家控制的户口为700万户左右,到文帝晚年的公元604年,户口就已超过了890万户,短短15年时间内增加了近200万户。 杨广即位 当时太子杨勇生活奢侈,这与向来提倡节俭的杨坚观念不同。杨坚和独孤皇后一共有五个儿子:三子杨俊封为秦王,出镇洛阳;四子杨秀封为蜀王,出镇益州;幼子汉王杨谅则留在长安,此时二子杨广又在哪里呢? 公元591年十一月二十三日,一场隆重的授戒仪式在扬州总管府进行,主持授戒仪式的是中国佛教史上最重要宗派之一天台宗的创始人智顗大师,而接受菩萨戒的正是隋王朝在江南的最高长官晋王杨广,这一年杨广21岁。作为隋朝的皇子,杨广为什么要纡尊降贵和僧人杂处呢? 两年前,平陈之役完成了中国的政治统一,但南方并不平静。第二年,江南各地相继爆发大规模反隋叛乱,杨广授命出镇扬州,叛乱虽然很快平息,但如何尽快消除江南士人、百姓对于新兴王朝的敌视是一项紧迫的课题。于是,杨广把目光投向了在当地非常有影响力的佛教,几百年来,江南社会都笼罩在浓厚的佛教氛围中,而智顗则是当时江南最著名的佛教领袖,对僧俗各界都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对杨广来说,跟智顗这样名满天下的高僧交往有助于扩大自己的影响力,收江南之名望。事实证明,杨广跟智顗的交往收到了很大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扭转了平陈战争以来隋朝征服者的形象。 开皇二十年十一月,经过长时间的考虑,杨坚终于下定决心,他更换了皇位继承人,太子杨勇被废,取而代之的是杨广。 公元604年六月,64岁的皇帝杨坚病倒,一个月后去世,杨广即位后,次年改元大业。 杨广是一位胸怀远大志向的皇帝,他以大业两个字作为自己的年号,隋书《炀帝纪》说,他尚秦汉之规摹,处处以秦皇汉武的功业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 炀帝功过 完善科举制 杨广首先继承和完善了父亲杨坚创立的人才选拔制度。早在开皇七年,隋文帝下诏每州岁贡三人。当时主要是明经与秀才两科,时称“贡举”,正式确立了

文档评论(0)

135****871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