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记录片《中国通史》学习笔记 第78集.pdfVIP

历史记录片《中国通史》学习笔记 第78集.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78集 郑和下西洋 主要内容:讲述明朝永乐年间郑和七下西洋的历程。 自古以来,中国人对海洋的探索从未停止,一次次出海远航,一次次遭遇惊 涛骇浪,甚至折戬沉沙、沉睡海底,但是天与海的尽头传来一声声召唤,一代又 一代先民继续吟唱着壮美的海之歌。来自六百多年前的中国的又一只船队正在远 航,它即将书写世界航海史上的奇迹,这只庞大船队的领导者名叫郑和。 郑和生平 公元 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去世,皇位传给了朱元璋的长孙朱允炆,年号 建文,史称建文帝。 公元 1399年,燕王朱棣以清君侧的名义起兵,长达四年的皇权争夺战自此 爆发,史称靖难之役。在靖难之役中,一名太监为朱棣出入战阵、屡建奇功,他 就是郑和。郑和,本姓马,出生在云南,明朝初年,明朝军队平定云南,将十一 岁的郑和带到都城南京,成为宦官,后来他被分配到燕王朱棣府中服役。 公元 1402年,朱棣登基,改年号为永乐,郑和被提拔为内官监太监,赐姓 郑,成为永乐皇帝朱棣最信任的宦官之一。 出海背景 朱元璋平定天下之后,经过数十年的励精图治,至洪武末年已经是仓癝充实、 天下太平。朱棣继位后,这位雄才大略的皇帝为明朝定下了明亮的基调,经济增 长、文化繁荣,朱棣似乎是一个天生喜欢宏大计划的人,他编纂了大部头的古代 百科全书《永乐大典》,疏浚了大运河,建造了世界上最大的宫殿群——紫禁城, 并迁都北京,郑和下西洋正是永乐皇帝宏大叙事中浓墨重彩的一部分。 下西洋的原因 对于下西洋的原因,《明史》中是这样说的: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 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通过郑和船队开展海外贸易是朱棣的另一种想法, 在后代历史学家看来,赴海外寻找疑似失踪的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是永乐皇帝派 遣郑和多次下西洋的另一个不可忽视的目的。 下西洋的准备 出使计划 朱棣登上皇位当年也曾派遣多个使团出使一些西洋国家,然而小规模的航海 不符合这位帝国之君的性格,他要派遣一支规模空前的庞大使团出使西洋各国。 朱棣计划船队不仅要到达爪哇、苏门答腊、暹罗、占城、真腊、满剌加等今 天东南亚一带的国家和地区,还要穿过印度洋,向西出使更远的国家。 选派人员 永乐皇帝考虑再三,觉得郑和是领导这个使团的最佳人选,永乐皇帝为此特 派命相师观察郑和的相貌,相师在一番暗察后禀报皇上,三宝姿貌才智,内侍中 无与比者,臣查其气色,诚可任,相师所说的三宝就是郑和,人们亦称为三宝太 监。听到相师的回奏,永乐皇帝非常高兴,决定正式任命郑和为使团正使。 郑和每一次出使西洋的使团人数多时达两万七千人左右,其中武装护航人员 就多达两万人,这显然是有史以来人员数量最大的使团。郑和船队人员中有官校、 旗军、火长、舵工、通事、书算手、医士、水手、各类匠人等,仅医官医士就有 一百三十多人,平均GDJ 名远航人员配备了一名专职医务人员。 1992年,考古专家在福建长乐发掘出五组明朝雕塑,其中一组雕塑名为巡 海大臣,他的主体雕塑头戴嵌金三山帽,身穿簇新蟒袍,腰系白玉带,脚穿皂朝 靴,是明代宦官特有的服饰,经考证确认这尊主体雕塑的人物形象就是三宝太监 郑和,这一组雕像所塑造的正是郑和使团的部分成员。 建造船只 一切在洪武年间就已未雨绸缪,都城南京地区植下的数千万株棕树和桐树经 过三十余年阳光雨露,到永乐时期大部分已经茁壮成材,所产棕缆和桐油可以助 造船之用。 大量的木材被运送到了南京附近的龙江船厂,工匠们开始日夜不停的建造出 洋船只,船舶主要在龙江船厂建造,但是全国范围内更多的船厂也被动员起来了, 浙江、湖广、江西、福建以及直隶、安庆、苏州等府的造船厂也昼夜开工,建造 各类海船。据英国学者李约瑟估计,在 1420年,明朝皇家拥有的全部船舶不少 于三千八百艘,超过当时整个欧洲国家船只的总和。 在郑和船队中,船只总数在二百艘左右,除正使郑和等人乘坐的大型座船宝 船外,还有马船、粮船、战船、坐船、水船等各种船舶,马船是运输用船,粮船 运送粮食,坐船用于载运兵员,战船是用以投入战斗的船只。 郑和宝船究竟有多大呢?据学者推断,折合成现在的尺寸,宝船长 100多 米,宽50余米,这样的宝船其排水量是将近 100年后的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的 旗舰的100倍,即使是400多年后,在鸦片战争中攻打中国的英军旗舰康华利 号,其排水量也不到郑和宝船的八分之一。 航海技术 中国帆船用的水手人数很少,不需要很多很多人,而西洋的帆船不一样,它 要的水手很多。风有八个方向,船可以向七个方向走,中国帆船很容易逆风走, 西洋的帆船很难,因为它基

文档评论(0)

135****871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