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汇 报 人 :
行业背景研究
行业现状分析
行业痛点及发展建议
行业格局及前景趋势
0
晶闸管行业定义
晶闸管是晶体闸流管的简称,又名可控硅整流器。根据国际电工委员会 (IEC)的标准定义,
晶闸管是一种三端四层的晶体管,其伏安特性具有导通和阻断两个稳定状态,并可在两个状
态之间进行切换的电力半导体器件称为晶闸管。晶闸管作为一种开关元件,主要用于电力变
换与控制,可用微小的信号功率对大功率的电流进行控制和变换。晶闸管的功用不仅是整流,
还可作为无触点开关用以快速接通或切断电流,实现直流电到交流电的逆变,将一种频率的
交流电变成另一种频率的交流电。此外,晶闸管还有检波、放大、稳压、信号调制等功能,
是一种典型的小电流控制大电流的设备。晶闸管具有体积小、重量轻、耐压高、容量大、效
率高、控制灵敏、使用寿命长等特点,是比较常用的半导体分立器之一。晶闸管的大规模运
用,使半导体技术从弱电领域进入了强电领域,主要运用于工业、交通运输、军事科研、商
业、民用电器等方面。例如民用电器中的调光灯、调速风扇、洗衣机、照相机、组合音响、
声光电路、定时控制器、无线电遥控、摄像机都运用到晶闸管。目前,国际上将只能正向导
通的 “半控型”晶闸管,统称为晶闸管,而其他类型晶闸管根据它们的功能和特性命名,例
如逆导型晶闸管 (RC-Thyristor)、电流可双向控制导通的双向晶闸管 (TRI-AC)、门极关
断晶闸管 (GTO)和门极换流晶闸管 (GCT)等新型晶闸管,此类晶闸管在性能上弥补了普通
萌芽期 (1957-1980年) 发展期 (1981-1999年)
1957年,美国通用电器公司 (GE)开发出第一款晶闸管器件,由于其工作可靠、体积小、 截至1990年,晶闸管功率容量已提高了近3,000倍,许多国家已能稳定生产8,000V/
寿命长、开关速度快、可光触发,容易实现串联连接,在电力电子电路中得到广泛应用。 4,000A的晶闸管。1995年,日本已生产出8,000V/4,000A和61,700V/6,000A的光触发
1964年,双向晶闸管在GE公司开发成功,应用于调光和马达控制。1965年,小功率光触 晶闸管(LTT)。1997年,瑞士AseaBrownBoveri公司研发出集成门极换流晶闸管 (IGCT),
发晶闸管出现,为其后出现的光耦合器打下了基础。60年代后期,大功率逆变晶闸管问 推动变流装置在可靠性、功率、开关速度、成本、效率、重量和体积等方面取得巨大进
世,成为当时逆变电路的基本元件。1974年,逆导晶闸管和非对称晶闸管研制完成。80 展,给电力电子成套装置带来了新的飞跃。IGCT将GTO芯片与反并联二极管和门极驱动
年代,绝缘栅门控双极型晶体管(IGBT)问世,它综合了MOSFET和双极型功率晶体管两者 电路集成在一起,不但具有电流大、阻断电压高、开关频率高、可靠性高、结构紧凑、
的功能。截至1980年,晶闸管器件研究工作的重点主要集中在研究现有器件的性能改进, 低导通损耗等优点,而且成本低、成品率高,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至此阶段,晶闸管
以及采用新型半导体材料制造新型的晶闸管器件等。 主要发展趋势是大功率化、大容量化。
Q1 Q2 Q3 Q4
成熟期 (2000年至今)
2000年,中国建成投产的首条300万千瓦直流输电工程采用5英寸晶闸管。2005年,中国投运的水道直
流工程采用了6英寸晶闸管。晶闸管大范围应用在高电压、大电流应用场合。2007年,中国为满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