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3届高考模拟作文“辩证看待杂草”导写及范文
【原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一位农艺师告诉果农:杂草不要除。杂草与果树根系深浅不一,不会相互争夺营养。杂草让土壤保持湿度,防止土壤流失;割草作肥,可以增加土壤肥力。
我们习惯将人分好坏,事分利弊,物分贵贱……其实杂草或许是庄稼的敌人,却可以成为果树的朋友。稻农的经验,未必是果农的法宝。这是种植之理,也是生活之理。
读了以上材料,你或许对自己的生活,对世事人生,会有一些思考和感悟。请你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
这是一道材料+情景任务的作文题目。
耕耘,“耘”者,除草也。农人苦草久矣。“杂草是有害之物”的观念也在人们脑海中根深蒂固。果农沿袭这样的观念,一则是前人经验,二则是果农可能本由稻农转换而来。农艺师的提醒改变果农的观念,也必将影响到他的工作和收益。但话题没有就此展开,也留给学生思维延展的空间。这则材料予人深思——原来,对于果树来说,杂草不仅不会与其争夺营养,还能够保持土壤湿度,防止土壤流失,甚至增加土壤肥力。
由此我们领悟到:事物不分绝对好坏,而看如何利用。我们不能忽视那些看似有害之物,或许能化有害为有利,化弊为利。人们认为杂草会阻碍农作物生长,这种经验来源于农民种植庄稼的体会。而稻农的经验,未必是果农的法宝。杂草或许是庄稼的敌人,却可以成为果树的朋友。
由此我们领悟到:经验不可全盘复制,得由实践检验。我们不能直接照搬照抄别人的经验,或者被自己的思维定式所束缚,而应该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见解,指导自己的生产生活。
综合来看,杂草与庄稼、果树的关系,稻农经验与果农法宝的差异,人的思维习惯定势和改变,人对自我观念定势的反思,对社会上类似现象的思考等,都是符合题意的写作方向。
就如《种树郭橐驼》的种树之理其实也是为官之理一样,果树下的杂草不要除也可以提示我们一些生活的道理。“这是种植之理,也是生活之理。”整则材料充满寓意,引人深思,引导我们去思考学习、生活中类似的经验和体会。我们在生活中也常常被惯性思维束缚,看不到好坏利弊,在不同的情境下,是可以转化的。正如“危机”一词,既是危险,换个角度就可能是机遇。
如何思考生活中的体会?题目也给了一定的提示:好坏、利弊、贵贱、敌友、经验并非法宝……这对学生的思维开阔性、认识生活的多样性、挖掘生活的深刻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求学生不仅能写出破除思维定式、改变陈旧观念的论点,还要在其中阐述破何种思维,树何种观念。
不机械地划分事物,僵化的评定事物,教条地对待事物或解决问题有两个方面,一是认识方面,就是有必要改变非黑即白、非善即恶的僵化而割裂的态度,对应材料中的“人习惯将事物分好坏利弊...”。第二是行动实践层面,能够在不同的生活情境中灵活地运用事物的好坏,趋利避害,左右逢缘,对应材料中所杂草对种庄稼和种果树的不同价值。
【作文素材】
富贵未必可重,贫贱未必可轻。——王符
时势为天子,未必贵也;穷为匹夫,未必贱也。贵贱之分,在于行之美恶。——庄子
一个具有天才的禀赋的人,绝不遵循常人的思维途径。——司汤达一本《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鲁迅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
有时需要离开常走的大道,潜入森林,你就肯定会发现前所未见的东西。——贝尔
随着立场,就发生我们对于各种具体事物所采取的具体态度。比如说,歌颂呢,还是暴露呢?这就是态度问题。
一千个观众眼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别林斯基
换个角度看问题,生命会展现出另一种美。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罗丹
乐观者在一个灾难中看到一个希望,悲观者在一个希望中看到一个灾难。——英国谚语
河有两岸,事有两面。——俗语
【优秀范文】
1.孰为“杂草”?
杂草生于田间,与稻争利,为害,故稻农除之;生于林间,各取所需,互不侵扰,还能与果增益,故果农喜之。
稻农以彼之经验移之果农,当不受迎赏,推究其理,境遇不同而已矣。稻农之经验,不为错,得于稻田,用于稻田,诚宜也。然移之他境,当遇水土不服之症也。稻农移理之错,当为仅就其表,而不就其里也。稻之生长规律与果大不同,故而,于草,稻、果不可同境相待。以此之理移之于人,俗语有云:“萝卜白菜,各有所爱。”理上讲:“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象各有不同,不宜同一对待;规律可作迁移,仍需千锤百炼。
再说草,为稻之害,稻农常欲除之而后快。实为稻、草同属,生境相同,活法类似,争天、争地、争空气,形成敌对关系。奈何稻农欲取之稻实,草属实不能给予。这样,在你强我弱,你存我亡的结局下,稻农欲存稻,那就只能除草,这怪不得草,委实是因为稻农的存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专题04 如何更好地控制自己的叙述-2023年高考英语外刊阅读及模拟强化训练(教师版).docx
- 专题04 如何更好地控制自己的叙述-2023年高考英语外刊阅读及模拟强化训练(学生版).docx
- 专题08++《哈姆莱特》(节选)-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同步教学晨读晚练(统编版必修下册).docx
- 专题10+概要写作10篇(第一期)-2023高考英语上海市名校模拟真题速递.docx
- 专题11+书面表达12篇(第一期)-2023高考英语上海市名校模拟真题速递.docx
- 最新时事新闻语法填空(2)+2023届高考英语二轮复习+++.docx
- 6.1《老子》四章++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docx
- 6.2《再别康桥》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docx
- 14.2《荷塘月色》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
- 2023届高考“反驳”逻辑解读示例与特训.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