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件:论语2.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沂水春风 孔子营造的轻松活泼的教学气氛和启发性的问话起作用了么?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子路的表现完全是由于孔子的启发么?跟子路的性格是否有关系?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鸡,佩豭豚”。(子路生性粗鄙,好逞强斗胜勇,志气刚强直率,曾戴着公鸡的羽毛,佩着公猪的牙齿等表示示强之物) 子路真有实现其抱负的本领么? 孟武伯打听子路的本领。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可以让他主持这里的军政工作)”。 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可以让它管理政事吗) 子曰:“由也果 ,于从政乎何有?”(仲由果断,管理政事有什么困难呢?) 子路 ----鲁莽直率,争强好胜。 对子路的回答,孔子“哂之”,这笑里包含了孔子怎样的感情?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 读本P116南怀瑾 我们也许觉得子路的话,也没有什么不对,而且很对胃口,有什么可笑之处?但孔子告诉他,子路说的是国家天下大事,是一种大英雄、大政治家的事业,要有文化基础,要有学文修养,不是那么简单。而子路大言不惭,一点都不谦让,自认为很行了,所以我才笑他。至于他说的那个对国家得理想并没有错,我只是笑他太自满、太轻率。 子路和冉有具有截然相反的性格特点,孔子对两人的教育方式有何不同?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 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子路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 孔子说:“有父兄在,怎么能听到就行动起来呢?”孔子说:“听到了就行动起来。” 孔子说:“冉求总是退缩,所以我鼓励他;仲由好勇过人,所以我约束他。” 孔子对冉求的评价: (季康子)曰:“求也可使从政乎?”(冉求这个人可以叫他管理政事吗?) 曰:“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冉求有才能,对于管理政事会有什么困难呢?) 冉有: ----谨慎谦逊,不卑不亢。 公西华: ----委婉谦恭,善于辞令。 读本P116南怀瑾 至于公西华的思想,孔子认为那也是一个大政治家的见地,但是他话说得谦虚。实际上一个“宗庙会同”,主持一个庞大联合会议,各国的元首、阁员都参加,而能够担任这种会议的秘书长,作主席。公西华说这是小意思,学习学习,话是讲得谦虚,口气是蛮大的。他说这是一件小事,天下还有什么大事? 孔子为什么对曾点的想法深表赞同? (1)曾点描绘的悠游图正是孔子内心理想的折射,正寄寓了孔子的最高理想:“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盛世太平,天下大同,人民康乐。据此可以看出孔子的一生,其思想主导方面是积极用世的,他希望能在政治上一展宏图,创造出一个歌舞升平的世界。因此曾点的志向虽不言志,却是“礼治”的最高境界。 (2)曾皙的这段话,表达了隐士的生活景象,可能隐约触动了孔子周游列国屡遭失败、心力交瘁而想过平静无为的生活的想法。因此曾皙的话不仅是显己志,也是对孔子心灵的折射。 “凤鸟不至,河水出图,吾已矣夫” (3)曾点所描绘的是学习圣人之道的快乐,符合孔子安贫乐道的思想。 (4)曾点志趣高远,胸次悠然,较之另三个学生驰心政务,已达到较高的精神境界。 读本P116南怀瑾 子路等人的抱负思想很了不起……但曾点就不同了,同样希求大同之世,但成功不必在我,而着重于文教方面,真正说中了孔子的心事,所以孔子感叹:“吾与点也。” 三、(1)人物神情风貌: 1)子路争强好胜、勇于任事:“率尔而对”,“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2)冉有的谦虚:“如其礼乐,以俟君子”(与子路“且知方也”比较)。 3)公西华的谦退:“非曰能之,愿学焉。”“愿为小相焉。”(与冉有“可使足民”比较) 4)曾点的从容:“鼓瑟希”(说明此前一直在鼓瑟),“铿尔,舍瑟而作”(听到询问后未立即站起来回答问题),首先声明“异乎三子者之撰”等。 5)孔子的长者风范和闲暇心情:逐一启发诱导,“夫子哂之”(委婉而善意的批评)。“何伤乎”(鼓励曾点),“夫子喟然叹曰”(真情互动) (2)师生的平等和谐:孔子聊天式的开场白,子路的“率尔而对”,曾点的鼓瑟。 除题干的提示外,本章还用了对比手法。“率尔”与“铿尔”相对,“哂之”与“喟然”相对,表现了子路与曾点截然不同的性格,孔子对二人志向的不同态度。 * * * * * *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 ——赞许之情 为国以礼,其

文档评论(0)

K12教育资源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2月03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