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人音版公开课教案中国歌剧的发展.docVIP

高中音乐人音版公开课教案中国歌剧的发展.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歌剧的发展》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中国歌剧的特点、历史发展及其艺术表现形式,加强对中国歌剧的了解,培养其欣赏的兴趣。 2、比较中国歌剧与西洋歌剧及传统戏曲之间的异同,增进学生对不同歌唱艺术的理解和感受能力,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二、学情及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生经过前面几个课的学习,已经对中国歌剧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可能很模糊。所以要生动,形象的方式,向他们更加详细地介绍。 三、教学重难点 歌剧知识;中国歌剧与国外歌剧以及传统戏曲之间的异同。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上课前请欣赏三段视频,说出它们分别属于什么艺术? 师:话剧,舞剧,歌剧 2、简介歌剧历史 歌剧16世纪起源于意大利弗罗伦萨,在17世纪传到法国,18至20世纪遍及世界各地,使现代歌剧的内容与形式逐步确立,并趋于日臻完美。 引出课题《中国歌剧的发展》 (二)听赏体验了解中国新歌剧发展进程 1、探索阶段 (1919-1944)受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为了适应当时反帝国斗争的需要,中国艺术创作需要遵循科学、民主思想,力求通俗化、民族化。 黎锦辉创作的儿童歌舞剧就是中国歌剧的萌芽,如《麻雀与小孩》《小小画家》等。 后来在反映现实题材、借鉴西洋歌剧创作经验、艺术形式民族化等方面继续探索的还有:聂耳的《扬子江暴风雨》、向隅的《农村曲》、冼星海的《军民大生产》等。 2、发展阶段 (1)由秧歌剧到新歌剧的发展 (1944-1955)延安文艺座谈会之后,中国歌剧出现了以新秧歌运动为起点的秧歌剧。代表作品:安波的《兄妹开荒》、马可的《夫妻识字》等。 (2)新歌剧发展的探索 11956年以后,艺术遵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新歌剧继续进行大胆探索 继承传统戏曲创作道路的《红珊瑚》 以民间歌舞剧为基础的新型歌剧《刘三姐》 以话剧加唱表演形式的《星光啊星光》 借鉴西洋歌剧创作道路的《阿依古丽》 2秧歌剧的创作为新歌剧的发展开辟了道路,1945年新歌剧《白毛女》的创作,找到了中国歌剧独特的发展道路,该剧也成为中国歌剧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出现了中国歌剧创作的“第一次高潮”。代表作品还有:《小二黑结婚》《刘胡兰》《赤叶河》《王贵与李香香》等。 3欣赏《小二黑结婚》的唱段《清粼粼的水来蓝莹莹的天》 思考:1.歌曲中包含了哪些艺术形式? (歌唱、音乐、戏剧、文学、舞蹈、美术) 2.歌曲的风格是怎样的? (浓郁的民间气息和民族色彩) 3.歌曲中的小芹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朴实、羞涩) (3)以《白毛女》创作经验为基础,兼取西洋歌剧、板腔手法或话剧加唱手法,成功之作《洪湖赤卫队》《江姐》。 1欣赏《洪湖赤卫队》的唱段《 这一仗打的真漂亮》 思考:1.歌曲中有哪些演唱形式? (独唱、合唱、重唱) 2.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欢快、喜悦) 3.歌剧主要是通过什么来表现情绪? (音乐) 2你知道《洪湖赤卫队》其他唱段吗? 《洪湖水浪打浪》《没有眼泪没有悲伤》《看天下劳苦人民都解放》 3、停滞与恢复发展阶段 十年文革使新歌剧停止创作。粉碎“四人帮”以后,中国歌剧逐渐复苏。仅在1977--1979年间,就有一百多部歌剧先后在各地上演。 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歌剧在样式和风格上都呈现出一种多元化的发展态势。施光南的《伤逝》和金湘的《原野》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歌剧已经发展到一个较高的水平。 中国第一部抒情心理歌剧《伤逝》,由王泉、韩伟编剧,施光南作曲,1981年秋首演于北京。 在音乐表现手段上除了运用宣叙调、咏叹调等西洋歌剧的表现方法以外,也运用了重唱、乐池中合唱、旁唱等手法。 强烈的抒情性和细腻的心理刻画是《伤逝》音乐一大特色。深情而纯真的主题歌《紫藤花》贯穿全剧。 (五)学生活动 1、学唱《洪湖水浪打浪》 2、欣赏《紫藤花》 (六)课堂总结 中国新歌剧的风格、特点: 内容:以反映现实生活为主。 音乐:重视民族性和地方性,大量吸取了民族民间音乐和戏曲的素材。 3、创作手法:既借鉴了西洋歌剧的创作手法,又继承和发扬了我国戏曲音乐创作的优良传统。 (七)拓展探究 请同学们课后再搜集部分外国的优秀歌剧以我国的歌剧进行对比欣赏,拓展探究中外歌剧艺术的共性与差异,下节课和老师交流。

文档评论(0)

xqzxmj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从事中小学一线英语教学20多年,热爱学生,采用驱动任务型教学方式,教学效果良好,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曾经获得市先进工作者。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09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