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会计学;;三、心跳骤停的诊断
1.原来清醒的病人神志突然丧失,呼之不应;
2.大动脉(颈动脉或股动脉)搏动消失;
3.呼吸停止;
4.瞳孔散大。
第二节 心肺复苏-----基础生命支持
基础生命支持措施:A(airway),B(breathing),C(circulation)。
一、呼吸道通畅
;二、人工呼吸
(一)口对口人工呼吸法
为潮气量的1.5-2倍,时间1-1.5秒,每分钟14-16次。
注意事项:1.口对口人工通气可致胃扩张,常见于小儿、气道不通畅和吹气过度的病人。2.如2人实施复苏术,人工通气与心脏按压之比为1:5。3.如单人实施心肺复苏术,则每压胸15次后迅速吹气两口(15:2)。
(二)口对鼻及口对口鼻人工通气法
口对鼻适用于牙关禁闭或口唇有创伤者,口对口鼻适用于婴幼儿。;(一)胸外心脏按压(ECC)
A.有效的标志:1.大动脉处可扪及搏动;2.紫绀消失、皮肤转为红润;3.可测得血压:4.散大的瞳孔开始缩小,甚至出现自主呼吸。
B. 改善胸外心脏按压效果的方法
1.增快胸外心脏按压的频率:100次/分。
2.插入压腹心肺复苏(IAC-CPR)
C;胸外心脏按压;新生儿胸外心脏按压;(二)机械人工循环
(三)开胸心脏按压法(OCC)
(1).适应症:1.开胸手术的病人发生心跳骤停;2.有胸外心脏按压禁忌症的病人;3.经常规胸外心脏按压无效,且胸内心脏按压条件已准备就绪;4.多次体外除颤失败。
(3)注意事项:1.正确的按压方法;2.不要压迫心房、瓣膜口和冠状动脉主干;3.与人工呼吸密切配合,比例4-5:1。4.复跳后观察20分钟以免再次停跳;5.术毕心包不宜完全缝合,应留2-3cm引流口。;第三节 心肺复苏-----高级生命支持
高级生命支持(ALS):在BLS的基础上继续做好前述A、B、C并通过药物、电除颤等手段为心脏复跳和脑复苏提供有利条件。
一、控制气道
1.口咽和鼻咽通气道;2.喉罩;3.气管插管。
二、人工通气和氧疗
1.简易呼吸器;2.麻醉机和呼吸机的应用。
三、药物治疗
;小儿气管插管;失衡,有助于发挥心血管活性药物的效应。
(一)用:药途径
1.静脉内给药:首选。上腔静脉系统给药。
2.气管内滴入法:药物有肾上腺素、利多卡因、溴苄胺、阿托品、纳洛酮及地西泮等。碳酸氢钠注射液、钙剂及去???肾上腺素禁止从气管内滴入。
3.心腔内给药: 胸骨左缘第4肋间。禁止注入碳酸氢钠。
(二)心肺复苏时常用药物
1.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去氧肾上腺素和甲氧胺。肾上腺素为首选。
机制:a.激动外周血管?1受体,提高平均动脉压,增加心脑血管灌注。b.激动心肌?受体,增加心肌收缩力和扩张冠状动脉,;以改善心肌血供;c.mg/kg,大mg/kg。
2.纠正酸中毒:常用药物NaHCO3,初量为1mmol/kg(1.66ml/kg)。应避免滥用:a.硷血症并不能提高除颤成功率和最终成活率;b.造成高钠血症和高渗血症,使血红蛋白氧离曲线左移而抑制血红蛋白释氧;c. NaHCO3产生大量的CO2进入脑和心肌形成“反常性”细胞内酸中毒。d.碱血症使K+从细胞外进入细胞内造成低钾血症,诱发心律失常。e.可使同时摄入的儿茶酚胺失活。
3.钙剂:谨慎使用钙剂。适用于血浆高钾或低钙引起的心跳骤停或心跳已经恢复但心肌收缩无力、血压不升时。
4.抗心律失常药:1)利多卡因:室性异位起搏最有效。剂量1mg/kg,儿童减半。2)溴苄胺:使细颤变为粗颤,治疗室颤。5mg/kg。;mg/kg。
四、电除颤
(一)胸外直流电除颤
电击能量:首次200J,二次200-300J,三次360J。小儿为20-200J,首次为2J/kg。
(二)胸内直流电除颤
J ,J 。
第四节 心肺复苏----长期生命支持
一、稳定循环功能;二维持呼吸功能;三、保护其他脏器功能、防治MODS的发生。;第五节 脑复苏
一、急性全脑缺血的病理生理
(一)脑缺血时组织病理学改变:脑缺血后神经细胞损害存在区域和时相性差异,越进化、越高级的脑组织越易受损。
(二)全脑缺血期间的病理生理
(三)再灌注期的病理生理
1.脑血流变异1)多灶性无再灌注相;2)全脑多血相;3)迁延性全脑及多灶性低灌注相;4)转归相;2.脑水肿:1)细胞毒性脑水肿:2)血管源性脑水肿
3.兴奋性氨基酸释放增加:谷氨酸和天冬氨酸。原因:1)脑缺血缺氧能量耗竭,使兴奋性氨基酸的再摄取减少;2)脑缺血缺氧后,细胞内的Ca2+浓度增高,引起谷氨酸释放。机制:1)渗透性损伤;2)Ca2+依赖性损伤
Ca2+超载:1)电压依赖性Ca2+通道;2)受体依赖性Ca2+通道。
二、脑复苏的治疗措施
(一)实施有效的CPR ,缩短脑循环停止的绝对时间
(二)采取有效的支持措施,为脑复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