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可持续修复混凝土微生物胶囊(建筑设计及理论论文资料)
文档信息
:
文档作为关于“医学心理学”中“口腔科学”的参考范文,为解决如何写好实用应用文、正确编写文案格式、内容素材摘取等相关工作提供支持。正文5815字,doc格式,可编辑。质优实惠,欢迎下载!
目录
TOC \o 1-9 \h \z \u 目录 1
正文 1
文1:可持续修复混凝土微生物胶囊 2
1、背景技术 2
实施例1 3
实施例2 4
实施例3 5
文2:二十五味松石胶囊药效学研究 6
一、对小鼠CCL4中毒的影响 7
二、对CCL4急性中毒小鼠溴磺酞钠(BSP)排泄的影响 8
三、对大鼠实验性肝脂肪变性的影响 8
四、对大鼠实验性肝硬化的影响 9
结论 10
参考文摘引言: 10
原创性声明(模板) 11
正文
可持续修复混凝土微生物胶囊(建筑设计及理论论文资料)
文1:可持续修复混凝土微生物胶囊
1、背景技术
微生物诱导的碳酸钙沉积(MICP)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诱导生成碳酸钙来修复裂缝,改善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和耐久性能。现在混凝土的修复主要有三种方案:(1)胶囊中加修复剂,当混凝土出现裂缝,水跟氧气渗入使胶囊破裂,修复剂流出修复混凝土(2)直接在制备混凝土时加入微生物,但是微生物存活时间较短,且混凝土中掺入的营养物质会减少工程结构的稳定性。(3)申请号为“.4”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内置好氧型微生物的复合胶囊地下结构混凝土自修复系统”,其机理是裂纹穿透复合胶囊,释放出微生物发生代谢作用生成二氧化碳与钙离子反应成碳酸钙以修复裂缝,此方法主要有以下缺陷:第一、复合胶囊中的培养基以及微生物释放出之后会对混凝土的强度产生影响;第二、胶囊只能使用一次,不能对混凝土同一位置的裂纹进行持续修复。
2、微生物胶囊能够持续作用的原理
所述微生物胶囊包括芯层,保护层,外层;所述芯层为吸附有好氧嗜碱芽孢杆菌及对应培养基干粉的大孔吸附树脂,直径为0.1-1mm,所述保护层材料为水泥,厚度为0.1-1mm,所述外层材料为水泥与氯化钙混合层,厚度为0.1-1mm。所述微生物胶囊在与混凝土搅拌之前经90-100%wt的酒精中二次浸泡20-50min。
在无渗水情况下,微生物胶囊为干态,培养基为干粉状,菌种处于休眠状态,当发生渗水后,微生物胶囊不会开裂,保护层及外层具有渗水,透气作用,水分和氧气渗入微生物胶囊中,激活菌种进行代谢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混凝土中的钙离子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填补裂缝,外层氯化钙的加入可以加速及增加碳酸钙的生成及沉淀,裂缝一旦添补,微生物胶囊中的菌种再次被隔绝氧气及水进入休眠状态,由此,微生物胶囊可以多次持续的进行混凝土修复;
另外,微生物胶囊将菌种与混凝土层隔开,可使菌种免受高碱性影响,提高菌种稳定性,也防止了菌种死后分解对混凝土产生影响;
再次,微生物胶囊的芯层为大孔吸附树脂,具有大孔网状结构和比较大的比表面积,对菌种及培养基的吸附量大,可以保证菌种发挥修复作用的次数,并且,大孔树脂具有较好的抗压强度,不会影响混凝土的稳定性,微生物胶囊的外层为水泥成分与混凝土结合稳定,粘结性强,不会脱落,或被水冲下,以保证当混凝土开裂时,可以及时发挥作用;
最后,在与混凝土混合前对微生物胶囊进行酒精浸泡,使其处于休眠状态,防止用混凝土浇筑建筑时被水激活,影响后续修复作用的发挥,这一技术特点在现有技术中并未出现,具有开拓性意义。
3、胶囊及自修复混凝土的制备
实施例1
制备微生物胶囊:
步骤一、培养赖氨酸芽孢杆菌,离心后得到菌泥,菌泥浓度为6×109个/ml;
步骤二、配置无水的赖氨酸芽孢杆菌,胰蛋白胨510g,大豆蛋白胨90g,葡萄糖75,氯化钠150g;磷酸氢二钾25g;
步骤三、将步骤二配置的所有培养基与0.1ml菌泥加入1200ml水中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液;
步骤四、向步骤三得到的混合液中加入100g大孔吸附树脂后,以250min的速度进行搅拌30min,过滤收集大孔吸附树脂,于20℃烘至含水量低于5%
步骤五、将烘干后的大孔吸附树脂置于90%wt的酒精中进行第一次浸泡30min后,在其表面均匀喷洒质量分数为20%水泥液,使其厚度为0.3mm,于30℃烘干,再次喷涂水泥与氯化钙按照质量比2.5:1配置的混合液,混合液的质量分数为20%,使其厚度为0.8mm,于30℃烘干,即得到微生物胶囊。
制备混凝土:水230份、水泥PO42.5512份、砂533份、石灰241份,石子1115份、微生物胶囊(置于90%wt的酒精中第二次浸泡20min)15-20份,将微生物胶囊倒入水中充分分散均匀,然后采用常规混凝土配置方法制备。
实施例2
制备微生物胶囊:
步骤一、培养赖氨酸芽孢杆菌或蜡状芽孢杆菌,离心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妇科炎症的研究及预防(卫生事业管理论文资料).doc
- 林业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行业资料).doc
- 试述建筑给排水工程常见施工质量问题及控制措施(建筑设计及理论论文资料).doc
- 暖通空调安装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分析(建筑设计及理论论文资料).doc
- 中小机械设备或自动化设备企业供应链管理的问题与措施分析(电力系统及自动化论文资料).doc
- 护理风险管理在骨科手术护理配合中的应用效果(临床医学论文资料).doc
- 对脑栓塞后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的价值探讨(护理学论文资料).doc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肾动脉狭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免疫学论文资料).doc
- 试论建筑结构设计中常见问题与解决措施分析(建筑设计及理论论文资料).doc
- 浅谈数字化测绘中几个地形测量问题(建筑设计及理论论文资料).doc
- 建筑工程造价风险管理浅析(文化科学论文资料).doc
- 提高10kV配电线路供电电能质量水平的技术措施研究张艺川(建筑设计及理论论文资料).doc
- 计算机数据通信安全维护要点分析(物理电子学论文资料).doc
- 水利工程施工阶段质量控制探讨(文化科学论文资料).doc
- 超高土石坝堆石料粗粒料坑测法试验测干密度准确性研究(行业资料).doc
- 露天矿顺层岩质边坡稳定性数值试验研究(建筑设计及理论论文资料).doc
- 建筑施工中绿色节能施工技术的应用(建筑设计及理论论文资料).doc
- 建筑外墙保温工程施工技术要点(建筑设计及理论论文资料).doc
- 关于尘肺病防治的几点思考(建筑设计及理论论文资料).doc
- 刍议光伏箱变的应用和发展(建筑设计及理论论文资料).doc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