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7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家居装修工程设计高职完整全套教学课件.pptx家居装修工程设计高职完整全套教学课件.pptx家居装修工程设计高职完整全套教学课件.pptx家居装修工程设计高职完整全套教学课件.pptx家居装修工程设计高职完整全套教学课件.pptx
第一章 概念与原则第二章 设计与实训第三章 欣赏与分析全套PPT课件第 一 章概念与原则章节提示本章首先从西方建筑和东方建筑两条线阐述家居装修设计风格的演变及其各自的特点,让学生迅速建立起家居装修工程设计的宏观思维,并且立足国内近 70 年相关行业的建立与发展,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不同年代、不同建筑结构对本行业的影响与发展,充分阐述了行业现状与未来智能化的发展趋势;然后着重强调了家居装修工程设计既是适居、宜人的,也是个性、审美的,既是负责的经济活动,也是系统的施工过程;最后列出家居装修工程设计在功能合理、审美精准、预算适度、施工可行、生态环保五个方面的设计原则及评价标准。第 一 节 家居装修工程设计的沿革与发展室内空间设计是建筑设计的延续,纵观古今中外,室内空间都有当时建筑风向的痕迹,其时代特征鲜明。可以说,学习室内空间设计就是学习建筑设计,要了解室内空间就要先了解建筑,追溯建筑设计的轨迹可以理解室内空间设计的形成与发展。家居装修工程设计作为室内空间设计的一个方向,其风格的诞生与演变不可避免地受到建筑设计风格的影响,如宏伟庄严的石制神庙之于古希腊风格,雕龙画凤的榫卯殿堂之于中式风格,“高耸入云”的朝圣教堂之于哥特风格,灵巧自然的木作楼宇之于日式风格,等等。地域与文化的差异形成了西方和东方两条建筑形态的主线一、石木砖瓦时代材料是设计得以实施的基本物质载体。由于文化差异,西方和东方建筑发展走向了不同的道路,进而衍生出了不同的设计风格。西方建筑要表达“神”永恒的概念,需要选用能永存的材料,因此注重石材的运用;东方建筑更关注“人”的作用,深谙不变即变之理,所以选择容易成型的材质,注重木质材料的运用。在我国,虽有“秦砖汉瓦”的说法,但在古代建筑领域中砖瓦只起辅助作用。“石木本为细物”,这里以材料的不同为主线来阐述西方和东方建筑及室内设计的差异。1. 西方建筑风格及室内设计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建筑艺术与室内装饰是西方建筑装饰设计的典范,其代表当属古希腊雅典卫城帕提农神庙(图 1-1)的柱廊。功能上由外到内的过渡,精心推敲的尺度、比例和石材性能的合理运用,形成了梁、柱、枋的构成体系和具有个性的各类柱式。古罗马庞贝城的遗址中,从贵族宅邸室内墙面的壁饰,铺地的大理石地面,以及家具、灯饰等加工制作的精细程度来看,当时的室内装饰已相当成熟。罗马万神庙高旷、具有公众聚会特征的拱形空间是当今公共建筑中庭设置最早的原型(图 1-2)。图 1-1 帕提农神庙 /Ancient History/ 希腊 /2015欧洲中世纪和文艺复兴以来,哥特式、古典式、巴洛克和洛可可等风格的建筑及其室内空间均日臻完美(图 1-3 和图 1-4),艺术风格更趋成熟,历代优美的装饰风格和手法至今仍是人们创作时的灵感源泉。图 1-3 典型的哥特式建筑——埃克塞特大教堂 / 世界邦 / 英国 /2013图 1-2 万神庙 / 世界邦 / 意大利 在德国创建的包豪斯学派,摒弃因循守旧,倡导重视功能,推进现代工艺技术和新型材料的运用,在建筑和室内设计方面提出了与工业社会相适应的新观念。包豪斯学派的创始人格罗皮乌斯当时就提出:“我们正处在一个生活大变动的时期。旧社会在机器的冲击之下破碎了,新社会正在形成之中。在我们的设计工作里,重要的是不断地发展,随着生活的变化而改变表现方式……”20 世纪 20 年代,格罗皮乌斯设计的包豪斯校舍(图 1-5)和密斯·凡德罗设计的巴塞罗那展览馆都是上述新观念的典型示例。图 1-4 保留哥特式特征的现代家居空间——圣家 /Zecc Architects Thomas Haukes/ 荷兰 /2009图 1-5 现代设计的典范——包豪斯校舍 / 中国周刊 / 中国 /20152. 东方建筑风格及室内设计东方建筑风格早在原始社会的家居空间中便已有所体现。新石器时代的居室遗址里留有修饰精细、坚硬美观的红色烧土地面,即使是原始人穴居的洞窟里,壁面上也绘有兽形和围猎的图形。也就是说,在人类建筑活动的初始阶段,人们就已经开始对使用和氛围、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功能同时给予了关注。各类古建筑遗址显示,商朝的宫室建筑空间秩序井然、严谨规整,宫室里装饰着朱彩木料、雕饰白石,柱下置有云雷纹的铜盘。秦时的阿房宫和西汉的未央宫,虽然宫室建筑已荡然无存,但从文献的记载,出土的瓦当、器皿等实物,以及墓室石刻精美的窗棂、栏杆的装饰纹样来看,毋庸置疑,当时的室内装饰已经相当精细和华丽,并且所有的建筑材料都以木材为主。春秋时期的思想家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其形象生动地论述了有与无、围护与空间的辩证关系,也提示了室内空间的围合、组织和利用是建筑室内设计的核心问题(图 1-6)。老子从形而上出发,提出了对空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