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上《相见欢》(朱敦儒)优秀课件.pptx

人教版八上《相见欢》(朱敦儒)优秀课件.pptx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人登楼,多有感慨。王粲登楼,怀念故土;杜甫登楼,感慨“万方多难”;李商隐登安定城楼,有“欲回天地入扁舟”之感……尽管各个时代的诗人遭际不同,所感各异,然而登楼抒感则是一致的。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词是作者朱敦儒南渡后登金陵城上西楼眺远时所作,词人居高临下,面对滔滔东去的江水,又抒发了怎样的情感呢?相见欢朱敦儒词人简介: 朱敦儒 (1081-1159),字希真,洛阳人。历兵部郎中、临安府通判、秘书郎、都官员外郎、两浙东路提点刑狱,他是宋代著名词人,他常以梅花自喻,不与群芳争艳。靖康、建炎年间,隐居故乡,写就了许多描写洛阳自然山水和名胜风物的词作。有词三卷,名《樵歌》。朱敦儒获得“词俊”之名,与“诗俊”陈与义等并称为“洛中八俊”诵读诗歌:相 见 欢 金陵城上西楼,倚 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要求:1.读准确(读准字音,揣摩节奏、重音)2.读出味(揣摩情感)读准字音:相 见 欢朱敦儒(dūn rú) 金陵城上西楼,倚 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zān yīng) ,几时收?试倩(qìng)悲风吹泪过扬州。 读出节奏: 相见欢朱敦儒 金陵∕城上∕西楼, 倚∕清秋。 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 簪缨∕散, 几时∕收? 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读懂诗句:①金陵:南京。②城上西楼:西门上的城楼。③倚清秋:倚楼观看清秋时节的景色。④中原乱:指公元1127年(宋钦宗靖康二年)金人侵占中原的大乱。⑤簪缨:代指达官显贵。簪和缨都是古代贵族的帽饰。缨,帽带。⑥收:收复国土。⑦倩:请人代自己做。译文:倚靠在金陵西门的城楼上,远看着清秋时节的景色。万里长江,波涛汹涌的江水,在夕阳下滚滚向东流去。金人侵占中原,天下大乱,达官贵人们四处流散,百姓流离失所。什么时候才能收复国土?我要请那悲凉的秋风将自己的热泪吹到扬州前线。 读出诗味:1.轻声朗读这首词,请归纳出这首词的上、下片的内容。上片:写金陵登临之所见,借景抒情,抒发了词人国破家亡的悲凉抑郁之情。下片:直抒胸臆,表达了亡国之痛和渴望收复中原的心志。词中哪个字最能传达情感?悲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请从词中找出相应的句子)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背景链接: 靖康之变 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金军逼近宋都汴京(今河南开封),徽宗禅位于太子赵桓(钦宗)。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正月,金帅完颜宗望(斡离不)率军再逼汴京,钦宗遣使屈膝求和, 金遂退师。同年十一月,宗望与宗翰又合师进围汴京,一举攻克。至次年三月,金军大肆搜刮掠夺后,立张邦昌为楚帝,驱掳徽、钦二帝和宗室、后妃、教坊乐工、技艺工匠等数千人,携文籍舆图、宝器法物等北返,北宋亡。史称“靖康之变”,或“靖康之难”、“靖康之祸”、“靖康之耻”。《相见欢》是朱敦儒仓猝南逃金陵后,登上金陵城西门城楼所写的。 读出诗味:2.词的上片是通过哪些景物来营造意境的?有何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词人独上金陵城楼,纵目远眺,寒秋凄清,夕阳低垂,江流无声,营造了一派山河残破、日薄西山的感伤意境,借景抒情,抒发了词人国破家亡的落魄心情。 读出诗味:3.赏析上片的“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一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在全词中有什么作用。景象:黄昏日暮之时,万里大地都笼罩在苍茫的暮色中,滚滚长江水向东逝去,一派衰败的景象。作用:一是表明南宋的国势日渐衰微,二是奠定了全词苍凉感伤的感情基调。 读出诗味:4.请从景中藏情(寓情于景)的角度鉴赏这首词的上片。 上片写景,但景中藏情。千里清秋,夕阳垂地,万里长江,滚滚东流,这些是眼前景物,但“清秋”“夕阳”“逝水”渲染了极其肃杀、悲凉的气氛,暗含着山河残破、国运衰落的气象,寄寓着诗人悲凉抑郁的心情。 读出诗味:5.“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一句中“簪缨”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指什么?此句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借代:代指达官贵人(注:簪和缨,古时达官贵人的冠饰,用来把冠固定在头上)。“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作者忆及中原沦陷,士族南逃往事,抒发了沉痛之情;抒发了对收复河山的渴望与一时又难以收复的无奈之情。 读出诗味:6.词的最后一句“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作简要分析。 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请求“悲风”把泪吹到扬州去,含蓄深沉地表达了忧国忧民的情感。读出诗味:7.著名抗金词人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到“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用以再现扬州烽火硝烟的场景。词的下片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具体词句加以分析。 “中原乱,簪缨散”,作者回忆中原沦陷,士族南逃的往事,直抒胸臆,抒发了亡国之痛。“几时收”抒发了对收复河山的渴望与一时又难以收复的无奈(或担忧)之情。表达了他对南宋朝廷苟且偷安的不满情绪。 后面用拟人的修辞手法

文档评论(0)

tom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