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草一木总关情咏物诗鉴赏.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温故知新; 早 雁 杜牧 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 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 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 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 ;鉴赏咏物诗的方法: 1、整体把握 ; (读清全诗,咏的什么物) 2、把握特征; (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形态、色泽、特征],环境特点和内在品性)                          3、知人论世;(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为何要咏此物)                    4、把握表现手法;(整体:托物言志;具体常用比兴、象征、反衬、拟人、比喻)               ;咏 柳;1、咏柳喻人 在众多植物中,杨柳抽丝发芽较早,因此常为敏感的诗人捕捉来描写春天。约定俗成,杨柳成为春天的代称。杨柳柳枝纤细苗条,与美女的身材相吻合,因此古人常以杨柳作为美女的写照。;2、咏柳自伤 柳枝在一年中先后经历从明媚春天到萧条衰败秋天的过程,这极容易触动那些先得志后失意的人的情怀,诗人便借咏柳抒写自己的或他人的心志。; 柳 曾逐东风拂舞筵, 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 已带斜阳又带蝉!;内容和手法:; 浣溪沙 晏几道 二月和风到碧城,万条千缕绿相迎,舞烟眠雨过清明。妆镜巧眉偷学样,歌楼妍曲借枝名,晚秋霜霰莫无情。; 咏 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 杨柳枝词 白居易 一树春风千万枝, 嫩于金色软于丝。 永丰西角荒园里, 尽日无人属阿谁? ; 咏 柳 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3、咏柳送别 柳谐音为“留”,常作留客之意,又因柳丝柔长,风吹而成缠绵难舍之状,故古人常折柳送别。;4、渲染气氛 在李商隐的诗中,有不少诗句借用柳树,或正衬,或反衬,起到了渲染气氛的作用。 前者如《隋宫》中的两句:“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正面渲染了???朝亡国后的凄凉景象。 后者如《二月二日》中的两句:“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花、柳、蜂、蝶是春天生命与活力的标志,但它们却不会顾及人的悲欢哀乐,这和失去了生命的春天的诗人形成了鲜明对照,从而反衬出诗人的凄苦心境。; 子规 顾况 杜宇冤亡积有时,年年啼血动人悲。 若教恨魄皆能化,何树何山著子规? 反问句的深意——同情冤魂,揭露社会的黑暗不公; 葡 萄 韩愈 新茎未遍半犹枯,高架支离倒复扶。 若欲满盘堆马乳,莫辞添竹引龙须。 “莫辞”——作者被贬后渴望有人援引的心情 小 松 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小松的生长过程和世人目光始终结合起来,作者以松喻人才的超卓,同时也批判世人目光短浅。 托物言志——志(因个人遭遇而明志或冀望; 讽喻现实;归纳普遍哲理) ; 赏牡丹 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 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 花开时节动京城。; 牡丹 唐·王睿 牡丹妖艳乱人心,一国如狂不惜金。 曷若东园桃与李,果成无语自成阴?;咏物诗特点归纳: 1.既然咏物,要实写其特征,或写其所处环境,求其“形似”。 2.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求“神似”。 3.表达方式:托物言志,托物抒情。或流露诗人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理解,或隐含生活的道理或抒发某种情感。 4.写作技巧:象征;正面描写,侧面烘托;比喻、拟人、对比等。;元稹《菊花》      秋丛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白居易《咏菊》      一夜新霜著瓦轻,      芭蕉新折败荷倾。      耐寒唯有东篱菊,      金粟初开晓更清。 ; 咏梅; 墨梅 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白 梅 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鹧鸪 郑

文档评论(0)

12345543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