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年 月 日
课题 绪论 课时 4
教学
了解戏剧的概况,系统掌握剧本的格式。
目标
戏剧的本质、剧本与编剧等
教学内容
重点
重点:剧本的格式
与
难点:以编剧的修养要求自己
难点
教学
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
方法
教学
多媒体课件
用具
1、教学过程分为三个环节:复习旧课,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布置作业。
2、备注栏内标明每个教学环节所用的时间、教学方法和用具。
要
求
备注 教学过程
绪论
第一节关于戏剧
一、戏剧
戏剧(drama)旧时专指戏曲,后用为戏曲、话剧、歌剧、舞剧、诗剧等的总称。
戏剧,指以语言、动作,舞蹈,音乐,木偶等形式达到叙事目的的舞台表演艺术的总称。文学上的戏剧概念是指为戏剧表演所创作的脚本,即剧本。戏剧的表演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话剧、歌剧、舞剧、音乐剧、木偶戏等。
【具体含义】
综合艺术的一种。有两种含义: 狭义专指以古希腊悲剧和喜剧为开端,首先在欧洲各国发展起来继而在世界广泛流行的舞台演出形式,中国称之为话剧。 广义还包括东方一些国家、民族的传统舞台演出形式,如中国的戏曲、日本的歌舞伎、印度的古典戏剧、朝鲜的唱剧等。
二、戏剧的分类
、表现形式的不同:话剧、歌剧(《白毛女》、《蝴蝶夫人》) 、舞剧(《红色娘子军》、《天鹅湖》《睡美人》)、诗剧、歌舞剧
、剧情的繁简和结构不同:多幕剧、独幕剧
剧本中通常用“幕”和“场”来表示段落和情节。“幕”指情节发展的一个大段落。“一幕”可分为几场,“一场”指一幕中发生空间变换或时间隔开的情节。剧本一般要求篇幅不能太长,人物不能太多,场景也不能过多地转换。初学改编短小的课本剧,最好是写成精短的独幕剧。
、题材反映的时代不同:
课题 开端 课时 4
年月日
教学
要求全面系统地认识生活积累与艺术感觉,了解什么是戏剧核,学会写戏剧开端
目标
生活积累与艺术感觉
戏剧核
教学内容
重点
重点:了解戏剧核
与
难点:掌握戏剧开端的方法
难点
教学
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
方法
教学
多媒体课件
用具
1、教学过程分为三个环节:复习旧课,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布置作业。
2、备注栏内标明每个教学环节所用的时间、教学方法和用具。
要
求
备注 教学过程
第二章 开端
第一节生活积累与艺术感觉
(一)、生活的积累
生活积累的必要性
老舍(1899 年~1966 年),京派代表,享年67 岁,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 北京人,中国现代小说家、戏剧家、着名作家,因作品很多而获得“人民艺术 家”称号。文集《四世同堂》、《骆驼祥子》,话剧《龙须沟》、《茶馆》
读老舍先生的书,仿佛被书中人物引领着,游览北京的街巷,呼吸北京的气息, 欣赏北京的色彩,聆听北京的节奏,感受北京的心情……老舍先生的作品,就 是老北京的符号啊!
忘不了老舍先生品北京饮食——“良乡的肥大的栗子,过了砂糖在锅里‘唰唰’ 地炒着,连锅下的茶烟都是香的”,“高粱红的河蟹,用竹篓装着,沿街高声叫卖;而会享受的人们,会在酒楼里,用小小的木锤,轻轻敲裂那毛茸茸的蟹脚”
——只有老北京才会有如此诱人的风味;也只有老舍先生,才能领略得如此动情传神!
老舍先生虽然祖籍山东,可他却生在北京、长在北京,更无比地爱着北京。他爱老北京的一切,正如旧历年张贴的年画:喜庆、稚拙,又不失王者的大气; 细致、精巧,更传达着文化的气息。老舍先生正是用自己的笔,用自己的心, 以自己对北京的无比热爱,描绘出一个真实而又理想的北京,一个现实而又诗 意的北京。于是,老舍先生的文字,老舍先生的名字,也因此成了北京的象征、北京的符号。
老舍先生出过国,留过洋,他自然懂得时代终究会推动“老北京”变成“新北京”,这是一种欣喜与哀婉交织的复杂情感。这种情感也常常在他的作品中流露出来。——《四世同堂》的主人公瑞宣,喜欢逛八面槽、大栅栏、琉璃厂, 可他也惋叹“在不久的将来,这些店铺都会消失”。正因为此,老舍先生在新 时代北京的舞台上,努力创造着新北京的语言和形象,创造着新北京的符号。英达,《我爱我家》、《闲人马大姐》、《东北一家人》。北大读心理学一,直想当 演员的英达在学校里搞起了业余剧社,在里面做导演和一些组织工作。 1983 年大学毕业,获“科学理学学士”学位,1987 年毕业于美国密苏里大学戏剧系, 获“导/表演高级文艺硕士”学位。对美国大片的盲目崇拜---父亲英若诚的启 发---扎根于家庭生活的情景剧。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
有人会发愁“我明白搞创作不能没有生活,可我自己经历简单、阅历狭窄、没有生活啊!”
当代作家刘心武(《人民文学》杂志社主编,代表作品《我爱每一片绿叶》、《钟鼓楼》,“百家讲坛之《刘心武揭密“红楼梦”》”)“每个人身边都有一口生活的深井”
如韩寒《三重门》(林宇翔),《零下一度》(小短篇组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