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组织培养第十章无病毒苗木培育.pptxVIP

植物组织培养第十章无病毒苗木培育.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十二章 无病毒苗木培育第一页,共三十三页。 本章内容提要:植物病毒危害与研究历史概况脱毒培养的概念与意义脱除病毒的原理与方法脱病毒植株的检测与保存 2007 / 5第二页,共三十三页。 一、植物病毒的危害与研究概况 1 植物病毒的分布 1.1 植物病毒的地理分布的不均匀性 1.2 在植物体内分布的不均匀性 病毒具有系统侵染的特点,杂除生长点外,的各个部位均有,有差异性,存在不均有分布。 2007 / 5第三页,共三十三页。 2、植物病毒的危害2.1 植物病毒的种类 已报道的植物病毒达500多种,且危害越来越严重。 核果类: 148 余种; 马铃薯: 30 余种; 苹 果: 30 余种; 柑 桔: 20 多种; 观赏植物:200 多种。 19世纪欧洲马铃薯晚疫病;1998年6月马铃薯病 毒在欧洲蔓延。 草莓病毒;柑橘衰退病;柑橘黄龙病。 2007 / 5第四页,共三十三页。 TMVTYMV 2007 / 5第五页,共三十三页。 2.2 病毒对植物外观状态的影响花叶型: 也称花叶病。是由于叶绿体结团或退化引起。造成叶片上形成暗绿(正常)、亮绿(结团)和黄色(退化)区域。环斑型:在叶片、果实或茎的表面形成单线圆纹或同心纹的环、全环或半环,以用连续屈曲状的环。常常和花叶同时发生。畸形生长型 :各种反常的生长。 2007 / 5第六页,共三十三页。 黄瓜花叶病毒(CMV)郁金香条斑病毒(TuBV) 2007 / 5第七页,共三十三页。 芋的花叶病百合丛簇病(CTLV) 2007 / 5第八页,共三十三页。 变色型:叶片的局部或全部颜色改变。如褪绿、变黄、变橙、变红、变紫、变蓝绿等。郁金香碎裂病毒感染郁金香,使其花色由单色发生斑驳或纵向条点。坏死与变质:某些细胞组织死亡或组织质地变软或变硬或木栓化。 2007 / 5第九页,共三十三页。 芋的枯萎病 2007 / 5第十页,共三十三页。 2.3 染病后对生长和经济性状的影响影响植物的正常生理代谢,不利于生长发育,出现各种病症,如花叶,黄化。因植物病毒导致的年均损失约600亿美元,仅次于真菌病害位列第二。 2007 / 5第十一页,共三十三页。 3 研究历史概况1889年,印尼有人发现,患枯萎病的甘蔗放在50-520C的热水中保持30分钟,可去除枯萎病。1936年,Kunkel报道患有桃黄萎病(yellow virus)的植株,在34-360C处理14天可失活。1952年,法国morel通过培养茎尖培养获得第一株脱毒苗,1955年,获得马铃薯脱毒苗。目前,很多农作物都已经获得了脱毒苗。 2007 / 5第十二页,共三十三页。 4 离体培养脱毒的概念与意义 4.1 概念: 是指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离体的条件下,进行脱毒培养,从而获得无病毒再生植株的技术。 2007 / 5第十三页,共三十三页。 4.2 意义 现在离体培育无病毒苗(virus-free plant)已在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可提高植物的生理状态,从而有效防病。可对已退化了的优良品性作物进行复壮,从而提高产量和品质。大蒜经组培脱毒后,蒜头可增产23.3%~114.3%,蒜薹增产58.3%~175.0%。用脱毒草莓苗进行生产,可提高果实产量20% ~ 45%,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5.3%~15.3%。 2007 / 5第十四页,共三十三页。 二、植物脱毒原理与方法1 原理:病毒在植物体内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在茎尖中呈梯度分布。在受侵染的植株中,顶端分生组织无病毒或含毒量极低。(具体见P 182 页)组织的含毒量随与茎尖的距离加大而增加。植物病毒自身不具有主动转移的能力。植物细胞的分裂与病毒繁殖之间存在竞争。适当高温可以钝化病毒活性(不能杀死病毒) 2007 / 5第十五页,共三十三页。 1、物理的方法热处理(热疗)法:温汤浸渍法(木本)、热空气处理法(草本)。原理:适当高温处理可钝化病毒。病毒衣壳蛋白分子结构不同,抗热能力不同。利用不同病毒受热力处理后衣壳蛋白变性,病毒活性丧失的原理进行热处

文档评论(0)

guoshid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小可爱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