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外周前庭病变, 占所有眩晕的25%, 中老年人多见, 女性发病率稍高
临床特点: 头位改变诱发旋转性眩晕, 数秒~数十秒, 无耳鸣、耳闷和听力下降
常误诊为颈椎病、椎基动脉TIA、MD等
Barany, 1921; Dix和Hallpike 1952;1.嵴(帽)顶耳石症 (cupulolithiasis)
椭圆囊的变性耳石脱落后粘附于与其相对的半规管壶腹嵴,从而使其对重力变化的敏感性增加,当头位改变时,尤其是半规管与地心吸力平行时,可诱发壶腹嵴耳石变位,刺激壶腹神经,导致眩晕发作和眼球震颤
2.半规管耳石症 (canalithiasis)
认为变性脱落的耳石颗粒并非粘附于半规管壶腹嵴,而是悬浮于半规管长臂的内淋巴中,当头部处于诱发体位时,颗粒状物沿与壶腹相反的方向运动,内淋巴也克服壶腹嵴的惯性发生相应移动,致使半规管壶腹神经异常兴奋,出现症状;半数以上患者病因不明,部分可能:
1.年龄
2.头部外伤
3.椎-基底动脉短暂缺血
4.继发于其他疾病:手术、突聋........;四、临床表现;五、检查;六、诊断与鉴别诊断;9;Epley手法
耳
石
复
位
法;Lempert手法
耳
石
复
位
法;12;手术治疗;八、预 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