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移动通信技术 课件 项目一 5G移动通信概论.pptx

5G移动通信技术 课件 项目一 5G移动通信概论.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项目一 5G移动通信概论课程:《移动通信技术》项目一 5G移动通信概论任务一 移动通信的演进任务二 5G的驱动力和趋势任务三 5G的技术创新和国家战略任务四 5G的基本概念任务一 移动通信的演进1.1.1 移动通信的起源 移动通信是指通信双方至少有一方处于运动中进行信息交换方式。 例如固定点与移动体(如汽车、轮船、飞机)之间、移动体与移动体之间、人与运动中的人或人与移动体之间的信息传递,都属于移动通信。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希望能随时随地、迅速可靠地与通信的另一方进行信息交流。这里所说的“信息交流”,不仅指双方的通话,还包括数据、传真和图像等通信业务。任务一 移动通信的演进 由于移动通信是移动体在运动中进行通信联系的,信号的传输必须依靠无线电波,因此无线通信是移动通信的基础。 移动体与固定体之间通信联系时,除了要依靠无线通信技术之外,还要依赖于有线通信网络技术。1.1.1 移动通信的起源 1897年,意大利电气工程师伽利尔摩·马可尼(Guglielmo Marchese Marconi,1874-1 937)在陆地和一只拖船之间用无线电进行了消息传输,移动通信由此走上历史的舞台。 任务一 移动通信的演进1831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M. Faraday, 1791-1867)通过电磁感应实验发现:变化的磁场可以在闭合电路中引起电流。五类可以产生感应电流的情形:(1)变化着的电流;(2)变化着的磁场;(3)运动的稳恒电流;(4)运动的磁铁;(5)在磁场中运动的导体。感应电流与原电流的变化有关,而与原电流本身无关。法拉第把上述现象正式定名为“电磁感应”。1.1.1 移动通信的起源任务一 移动通信的演进麦克斯韦方程组将电和磁统一起来,成为经典电磁学的基础理论,是经典物理学的支柱之一,是科学史上一个划时代的理论创造,曾被认为是科学史上最伟大的公式。麦克斯韦电磁理论被认为是无线通信的开端。1.1.1 移动通信的起源麦克斯韦电磁理论任务一 移动通信的演进高斯定律说明:通过闭合曲面的电通量(电场强度E的面积分)跟这个曲面包含的电荷量成正比。?高斯磁定律说明:闭合曲面包含的磁通量(磁场强度B的面积分)恒为0麦克斯韦-安培定律说明:感生磁场的环流(磁场强度B的线积分)等于穿过曲面的电通量的变化率加曲面包含的电流。法拉第感应定律说明:感生电场的环流等于曲面的磁通量变化率(磁通量的微分)1.1.1 移动通信的起源麦克斯韦电磁理论任务一 移动通信的演进?于爱丁堡乔治街拍摄的麦克斯韦雕像及地面上的麦克斯韦方程 1.1.1 移动通信的起源麦克斯韦电磁理论任务一 移动通信的演进1988年,在麦克斯韦建立电磁场理论二十多年后,德国物理学家赫兹(Heinrich Rudolf Hertz,1857年-1894年)用实验首先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两块边长为16英寸的正方形锌板,每块锌板上接有一个12英寸长的铜棒,铜棒的一段焊上一个金属球,将铜棒与感应器的电极相连。通电时,金属球之间会产生高频电火花的跳动,即产生了电磁波;一根两端带有铜球的铜丝弯成环状当作检波器,在发生器通电后,10米远处的检波器铜球上产生了电火花。1.1.1 移动通信的起源赫兹的电磁波实验任务一 移动通信的演进赫兹用实验证明:电磁波不仅产生而且传播了10米远。赫兹还测定了电磁波的波长,计算了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为光速,即3×108米/秒,从而也证实了光从其本质上也是一种电磁波。频率的单位:Hz1.1.1 移动通信的起源赫兹的电磁波实验任务一 移动通信的演进1895年 马可尼成功地把无线电信号发送到了1.5英里(2.4km)的距离,他成了世界上第一台实用的无线电报系统的发明者。1898年,英国举行游艇赛,终点是距海岸20英里的海上。《都柏林快报》特聘马可尼用无线电传递消息,游艇一到终点,他便通过无线电波,使岸上的人们立即知道胜负结果。这被看作是无线电通信的第一次实际应用。1.1.1 移动通信的起源马可尼和移动通信任务一 移动通信的演进我国最早使用无线电通信的地区是广州。早在1899年,就在广州督署、马口、前山、威远等要塞以及广海、宝壁、龙骧、江大、江巩等江防军舰上设立无线电机,专为江防通信使用,所用的机器为马可尼旧火花式。 这被认为是我国使用无线电通信的开端。1905年7月,北洋大臣袁世凯在天津开办了无线电训练班,聘请意大利人葛拉斯为教师。他还托葛拉斯代购马可尼猝灭火花式无线电机,在南苑、保定、天津等处行营及部分军舰上装用,用无线电进行相互联系。 1906年因广东琼州海缆中断,在琼州和徐闻两地设立了无线电机,在两地间开通了民用无线电通信。这是中国民用无线电通信的开始。 1911年,德商西门子德律风公司向清政府申请,要求在北京、南京设立无线电报机,进行远距离无线电通

文档评论(0)

xiaoba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