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水文地质规程4篇
【第1篇】水文地质安全操作规程 1、水点调查应遵守下列规定: a 对水井进行调查,应观察井壁稳固情况。 b 对钻孔水点进行调查,应熟悉区域地貌、钻孔布置和钻孔深度、结构、形状及口径。 2、泉水调查应遵守下列规定: a 山泉水源调查,在遇到风暴、悬崖、峭壁、峡谷、雷雨等情况时,应采取防护措施。 b 露天泉水源调查,调查人员应确认周围是否是沼泽地或泥泞地。 3、矿坑水点调查应遵守下列规定: a 下井调查前,应了解矿山井巷涌水量、含水层特点及其变化情况和地下水进入坑道的状态、坑道充水水源、井巷涌水点分布、矿井排水系统等。 b 老矿区、废弃坑道地区调查,应观察坑道口灌水、草遮盖情况。下坑观测前,应通风并进行坑内有毒有害水体、气体检测。 c 陡峭险峻河岸、容易发生地滑、山崩和塌方的倾斜河岸观测,应采取防护措施。 4、动态观测应遵守下列规定: a 观测员应掌握安全信号含义和发出方法。 b 夜间动态观测,观测员应佩戴个人照明器具。 c 禁止观测员在草丛、灌木中或其它不易被人发现地方休息。 5、观测井(孔、泉)布设与安装应遵守下列规定: a 观测孔台应高出地面0.5m。 b 选用饮水井或浅井作动态观测点,井口应安装防护井栏。 c 选用露天泉井水作观测点,泉井、引水渠、测流池、测流堰等应设置防护栏栅。 6、抽水试验应遵守下列规定: a 靠近试验点的渠段及井口周围应设置防护栏栅。 b 压风机抽水试验,高压风管、水管接头应严密、牢固。 c 潜水泵抽水试验,潜水泵供电应使用漏电保护器。 【第2篇】水文地质观测工作业操作规程 1.严格遵守《测绘法》、《煤矿安全规程》,按照《矿井水文地质规程》(试行)中各项技术要求及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操作、汇总水文观测资料。 2.严禁在水文地质观测、计算、资料汇总、统计中弄虚作假。 3.水文地质观测应根据观测项目及有关规定,确定理测的内容、目的及观测方法。 4.水文地质观测工必须备齐观测、记录用具。 5.观测结果必须及时记录在专用的记录本上,记录本应统一编号、妥善保管。每次观测必须记录观测的时间、地点、位置和观测者的姓名。 6.水文地质观测结果应及时复查、核实,确保提供的地质资料真实可靠。 7.地面水文地质观测 (1)地面水文地质观测包括水文气象及地面水文地质点的观测。地面水文地质调查与观测的内容要符合《矿井水文地质规程》(试行)的要求。 (2)地面水文地质观测应根据需要进行观测。 (3)对地面气象观测的要求: ①凡距离气象台(站)较远的矿井,应在设立的气象观测站内进行观测。距离气象台(站)较近的矿井,应在设立的雨量观测站内进行观测。 ②矿井气象观测项目,与气象调查内容相同。 (4)地表水观测。观测项目与地表水调查内容相同。观测时间,一般为每月一次,雨季或暴雨后根据需要增加观测次数。 (5)地下水动态观测应在下列地段网点进行观测: ①对矿井生产建设有影响的含水层。 ②影响矿井充水的地下水集中迳流带(构造破碎带)。 ③可能与地表水有水力联系的含水层。 ④矿井先期开采的地段。 ⑤在开采过程中水文地质条件可能发生变化的地段。 ⑥人为因素可能对矿井充水有影响的地段。 ⑦井下主要突水点附近,或具有突水威胁的地段。 ⑧疏干边界或隔水边处。 (6)观测点的布置,应尽量利用现有的钻孔、井、泉。 (7)观测内容主要是水位、水温和水质,对泉水还应观测流量。 (8)观测点应统一编号,设置固定观测标志,测定坐标和标高。观测点标高每年复测一次,如有变动,应随时补测。 (9)观测降水量常用的仪器为直径20 厘米的雨量器,或与雨量器口径相匹配的雨量杯。雨量器、自计雨量计应保持清洁。要经常清除盛水器内的淤杂物,擦洗自计雨量计的虹吸管:需每日调整自计钟、换自计纸、添加墨水、观测仪器运转情况:冬季要及时清除储水器内的冰霜,防止仪器冻裂。 观测要求: ①观测降雨量记至0.1 毫米,不足0.05 毫米时可不作记载。历时记至分钟。 ②每日降水量以早8 时为每日分界,从本日8 时至次日8 时的降水量为本日的降水量。 ③观测降水量应采用定时分段观测制。 ④非雨季可只分一段,每日8 时观测。但降雨量大的地区或雨季高峰时,则应根据矿区(井)防洪需要规定观测时间。 ⑤降水间隔等于或小于15 分钟可看作一次降水,间隔15 分钟以上可看作两次降水。 (10)降水量的量法: ①将储水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