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古文】周公吐哺(教案).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周公吐哺 周公,姬姓,名旦,是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周武王姬发的弟弟,曾两次辅佐周武王东伐纣王,因其封地在周,故称周公。周公是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尊为“元圣”和儒学先驱。 周武王去世,周成王幼小。周公怕天下人得知周武王的死而背叛朝廷,就替成王主持国家事务。管叔和他的弟弟在国中散布流言说:“周公将对成王不利。”周公就告诉太公望、召公奭(shì)说:“我之所以不避嫌代理国政,是怕天下人背叛周王室,没法向我们的先王交代。三位先王为天下之业忧劳甚久,现在才刚成功。武王早逝,成王年幼,只是为了完成稳定周朝之大业,我才这样做。”于是辅佐成王而命其子伯禽代自己到鲁国受封。周公吐哺的典故即源自周公告诫自己的儿子伯禽的一段话。 周公吐哺① 周公戒②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③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④恐⑤失天下之贤人。子之⑥鲁,慎无⑦以国骄人。” (选自《史记》) 【注释】 ①哺:口中所含食物。 ②戒:告诫。 ③亦:也。 ④犹:尚且。 ⑤恐:担心,害怕。 ⑥之:到。 ⑦无:同“勿”,不要。 字词解释 (1)周公吐哺:__________ (2)周公戒伯禽:__________ (3)子之鲁:__________ (4)慎无以国骄人:__________ 句子翻译 (1)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内容探究 (1)周公想要告诫自己的儿子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什么样的人才能被称为“天下之贤人”?同学间讨论后分享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燕昭王修筑黄金台 公元前314年,燕国发生了内乱,临近的齐国乘机出兵,侵占了燕国的部分领土。 燕昭王当了国君以后,他消除了内乱,决心招纳天下有才能的人,振兴燕国,夺回失去的土地。虽然燕昭王有这样的号召,但并没有多少人投奔他。于是,燕昭王就去向一个叫郭隗(wěi)的人请教,怎样才能得到贤良的人。 郭隗给燕昭王讲了一个故事:有一位国君,愿意用千两黄金买千里马,过去了三年,始终没有买到。又过去了三个月,好不容易发现了一匹千里马,当国君的手下带着大量黄金前去时,马已经死了。手下便用五百两黄金买了千里马的马骨。国君生气地说:“我要的是活马,你怎么花这么多钱弄一匹死马的骨头来呢?”国君的手下说:“你舍得花五百两黄金买死马骨,更何况活马呢?我们这一举动必然会引来天下人为你提供活马。”果然,没过几天,就有人送来了三匹千里马。 郭隗讲完上面的故事,又对燕昭王说:“大王要是真心想得人才,也要像买千里马的国君那样,让天下人知道你是真心求贤。你可以先从我开始,人们看到像我这样的人都能得到重用,比我更有才能的人就会来投奔你。”燕昭王认为有理,就拜郭隗为师,并让他修筑了“黄金台”,作为招纳天下贤士的地方。消息传出去不久,一些有才干的人就纷纷前来,引发了“士争凑燕”的局面。经过20多年的努力,燕国终于强盛起来,打败了齐国,夺回了被占领的土地。 1、文学常识填空。 (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hyxk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