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功能评定 协调功能评定 康复评定课件.pptx

运动功能评定 协调功能评定 康复评定课件.pptx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单位:XXX主讲人:XXX协调功能评定 1.指鼻试验 让被检者在肩外展900同时肘关节伸展时,用示指指尖指向鼻尖。2.指指试验 双侧肩关节外展900 ,肘关节伸展后,嘱被检者双示指在中线位相触。协调功能的评定 3.交替指鼻和对指 用示指交替指自己的鼻尖和检查者的食指。检查者可变换位置来测验被检者对变换距离、方向的应变能力。协调功能的评定 4.对指 用拇指尖连续逐一触及该手的其他指尖,可逐渐加快速度。协调功能的评定 5.粗大抓物将手从完全屈曲到完全伸展之间进行变换,可逐渐加快速度。协调功能的评定 6.轮替运动(前臂的旋前/旋后) 让被检者上肢紧贴于体测,屈肘900 ,进行手掌向上、向下的交替翻转。协调功能的评定 7.反弹试验 上肢外展,屈肘位。检查者握住被检者前臂用力向伸肘方向牵拉,让被检者屈曲前臂与检查者进行对抗运动,然后检查者突然松手。正常情况下,屈肘的拮抗肌群(肱三头肌)将收缩对运动进行校准并制止肢体的过度运动。异常的现象是肢体过度回弹,即前臂回收反击身体。常见于小脑损伤患者。协调功能的评定 8.交替足跟至膝、足跟至足趾 被检查者取仰卧位,用一侧的足跟交替接触对侧的膝和足大趾。该测验较易发现测距过远和动作分解等小脑损伤后的体征,有助于早期诊断小脑共济失调。协调功能的评定 9.跟膝胫试验 被检者取仰卧位,用一侧足跟沿对侧胫骨近端向远端滑动,小脑病损者睁眼、闭眼均异常;深感觉障碍者闭眼更不稳定。协调功能的评定 10.画线试验 在纸上画出相距10cm的两条纵行的平行线。让检查者从左至右画一条横线使之与两纵线相交成直线。小脑受损害的患者画的线往往超出纵线的界限。协调功能的评定 单位:XXX主讲人:XXX协调功能的评定 1协调的定义及分类,协调运动产生的机制目录三学习内容2协调运动障碍的分类和临床表现3协调功能的评定方法 定义: 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下,与特定运动或动作相关的肌群以一定的时空关系共同作用,从而产生平滑、准确、有控制的运动。协调又称共济分类:粗大运动 (大肌群参与姿势保持、平衡等) 精细运动(小肌群实施的精细活动) 协调运动的定义和分类 概念:表现为笨拙的、不平衡的和不准确的运动,是异常的运动。原因:小脑、基底节、脊髓后索损伤所致,或前庭迷路系统、本体感觉与视觉的异常所致,以及肌肉痉挛、肌腱挛缩也可发生。协调运动障碍 协调运动的机制锥体系由上、下两级神经元组成。上运动神经元的胞体位于大脑皮质内,大量的神经元轴突组成了下行纤维束,这些纤维束在下行的过程中通过延髓锥体,故名为锥体束,其中下行至脊髓的纤维称皮质脊髓束,下行至脑干内止于躯体运动核的纤维称皮质核束。 锥体系下运动神经元的胞体位于脑干和脊髓内,所发出的轴突分别参与脑神经和脊神经的组成。锥体系管理骨骼肌的随意运动。损伤多表现为痉挛。协调运动的机制  锥体外系是指锥体系以外的影响和控制骨骼肌运动的一切传导路径。锥体外系的纤维起自大脑皮质,在下行过程中与纹状体、小脑、红核、黑质及网状结构等发生广泛联系,并经多次更换神经元后,最后到达脊髓前角或脑神经运动核。协调运动的机制 锥体外系的主要功能是调节肌张力,协调肌群的运动,以协助锥体系完成精细的随意运动。损伤后多引起僵硬等协调运动的机制 适应证:任何引起协调运动障碍的疾病。禁忌证:因意识或精神障碍所致的协调功能异常不在此列。协调评定的适应症和和禁忌症 即共济失调和不随意运动什么是共济失调?动作缺乏次序或条理,不规则,混乱和不协调的一种表现。是主动肌失去了拮抗肌收缩调整所致。人体的姿势保持与随意运动完成,与大脑、基底节小脑、前庭系统、深感觉等有密切的关系。这些系统的损害将导致运动的协调不良、平衡障碍等,这些症状体征称为共济失调。协调运动障碍特征 包括静态性共济失调和动态性共济失调两种。前者主要表现为躯体的静止状态下,即平衡障碍;后者主要表现为肢体的动作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种辨距障碍--动作起动缓慢,速度和力量不均,常不达预定目标或停止不及而越出。共济失调的特征 根据病变部位不同,共济失调可分为四种类型:①深感觉障碍性共济失调;②小脑性共济失调;③前庭迷路性共济失调;④大脑型共济失调。而临床上一般称呼的“共济失调”,多特指小脑性共济失调(autosome?dominant?cerebellar?ataxia ADCA)共济失调的分类 小脑性共济失调是由于小脑及其有关联的神经结构病变引起的,可分为:  ①躯干共济失调  ②四肢协调性共济失调  ③全小脑性共济失调小脑共济失调 又称姿势性小脑性共济失调。主要表现为患者的步态和姿势(站立和坐时)平衡障碍,如站立不稳、起坐不稳、行走不稳、 Romberg征(睁眼、闭眼)阳性(不稳),上肢共济失调不明显,眼球震颤常无。定位诊断主要在小脑蚓部(原始

文档评论(0)

学而思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学而思之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