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人金榜题名后的快乐句子
“漫卷诗书喜欲狂”出自诗圣杜甫的著名诗歌《闻官军收河南 河北》,记叙了杜甫在初闻安史之乱结束时的激动情绪。此时诗人已 经许久未曾还乡,多年漂泊“剑外”,心中悲苦。忽然听闻国家收 复了失地,惊喜的洪流让诗人心中涛翻浪涌,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春天。宝应元年冬 季,唐军在洛阳附近的衡水打了一个大胜仗,收复了洛阳和郑(今 河南郑州)、汴(今河南开封)等州,叛军头领薛嵩、张忠志等纷纷 投降。
第二年,史思明的儿子史朝义兵败自缢,其部将田承嗣、李怀 仙等相继投降,至此,持续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宣告结束。杜 甫是一个热爱祖国而又饱经丧乱的诗人,当时正流落在四川,听闻 这个大快人心的消息后,欣喜若狂,遂走笔写下这首诗。
杜甫在这首诗下自注:“余田园在东京。”诗的主题是抒写忽 闻叛乱已平的捷报,急于奔回老家的喜悦。“剑外忽传收蓟北”, 起势迅猛,恰切地表现了捷报的突然。诗人多年飘泊“剑外”,备 尝艰苦,想回故乡而不可能,就是由于“蓟北”未收,安史之乱未 平。
如今“忽传收蓟北”,惊喜的洪流,一下子冲开了郁积已久的 情感闸门,令诗人心中涛翻浪涌。“初闻涕泪满衣裳”,“初闻” 紧承“忽传”,“忽传”表现捷报来得太突然,“涕泪满衣裳”则 以形传神,表现突然传来的捷报在“初闻”的一刹那所激发的感情 波涛,这是喜极而悲、悲喜交集的真实表现。
“蓟北”已收,战乱将息,乾坤疮痍、黎民疾苦,都将得到疗 救,诗人颠沛流离、感时恨别的苦日子,总算熬过来了。然而痛定 思痛,诗人回想八年来熬过的重重苦难,又不禁悲从中来,无法压 抑。
可是,这一场浩劫,终于像噩梦一般过去了,诗人可以返回故 乡了,人们将开始新的生活,于是又转悲为喜,喜不自胜。这“初 闻”捷报之时的心理变化、复杂感情,如果用散文的写法,必需很 多笔墨,而诗人只用“涕泪满衣裳”五个字作形象的描绘,就足以 概括这一切。
颔联以转作承,落脚于“喜欲狂”,这是惊喜的更高峰。“却 看妻子”“漫卷诗书”,这是两个连续性的动作,带有一定的因果 关系。当诗人悲喜交集,“涕泪满衣裳”之时,自然想到多年来同 受苦难的妻子儿女。“却看”就是“回头看”。“回头看”这个动 作极富意蕴,诗人似乎想向家人说些什么,但又不知从何说起。
其实,无需说什么了,多年笼罩全家的愁云不知跑到哪儿去 了,亲人们都不再是愁眉苦脸,而是笑逐颜开,喜气洋洋。亲人的 喜反转来增加了诗人的喜,诗人再也无心伏案了,随手卷起诗书, 大家同享胜利的欢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