憨山老人年谱自叙实录上卷.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憨山老人年谱自叙实录 卷上 东海那罗延窟侍者福善记录 【原文】 世宗肃皇帝嘉靖二十五年丙午 予,金陵全椒县人也,姓蔡氏。父讳彦高;母洪氏,生平爱奉观音大士。初,梦大士携童子入门,母接而抱之,遂有娠。及诞,白衣重胞。是年十月己亥,十二日丙申,己丑时生也。 二十六年丁未 予周岁。风疾作,几死。母祷大士,遂许舍出家,寄名于邑之长寿寺。因易乳名曰和尚。 二十七年戊申 予三岁。常独坐,不喜与儿戏。祖父常谓曰:“此儿如木桩。” 二十八年己酉 二十九年庚戌 三十年辛亥 【白话】 世宗肃皇帝嘉靖二十五年丙午(1546年) 我是南京全椒县(现安徽全椒)人,姓蔡,父亲名讳彦高,母亲姓洪,母亲一生都喜爱供奉观世音菩萨。当初,母亲梦见观世音菩萨带着一个童子来到我家,母亲接过来抱住,于是就有了身孕。这一年十月十二日的后半夜(一点到三点),我带着白色双层胞衣出生。 二十六年丁未(1547年) 我周岁。那年患了严重的风病,差点丧命。母亲向观世音菩萨祈求,如果这次我能痊愈,就准许我长大后出家为僧。母亲又把我的名字挂在村中的长寿寺里,并将我的乳名改为和尚。 二十七年戊申(1548年) 我三岁。常常一个人独自坐着,不喜欢和其他孩子嬉戏,祖父常说:“这孩子像个木桩。” 二十八年己酉(1549年) 二十九年庚戌(1550年) 三十年辛亥(1551年) 【原文】 三十一年壬子 予七岁。叔父钟爱之。母始送予入社学 社学:明、清时期官府在乡镇设立的学校。,一日叔父死,停于床。予归,母诒 诒(dài):欺诈。之曰:“汝叔睡,可呼起。”乃呼数声,婶母感痛,乃哭曰:“天耶!那里去也?”予愕然疑之,问母曰:“叔身在此,又往何处耶?”母曰:“汝叔死矣!”予曰:“死向甚么处去?”遂切疑之。未几,次婶母举一子,母往视,予随之,见婴儿如许大,乃问母曰:“此儿从何得入婶母腹中耶? 社学:明、清时期官府在乡镇设立的学校。 诒(dài):欺诈。 【白话】 三十一年壬子(1552年) 我七岁。叔父特别钟爱我。这一年,母亲开始送我去学堂读书。一天,叔父过世了,尸体停放在床上。我回到家后,母亲骗我说:“你叔睡着了,你可以去叫他起来。”我于是喊了几声“叔父”,婶婶非常悲痛,不由哭道:“天哪,你到哪里去了呀?”我惊愕之下又泛起疑惑,就问母亲:“叔父的身体在这里,又能去哪里呀?”母亲说:“你叔父死了。”我问:“死后又是去哪里呀?”于是越发怀疑了。没过多久,另一位婶婶生下一个小孩,母亲去看望她,我也跟着去了,见婴儿有那么大,于是问母亲:“这小孩是怎么进到婶婶肚子里的呢?”母亲拍了我一下,说道:“傻孩子!你是从哪儿进入你娘肚子里的呢?”我于是更加疑惑了。从此,“生从何来,死向何去”这个疑问就再也放不下了。 【原文】 三十二年癸丑 予八岁。读书寄食于隔河之亲家。母诫不许回,但经月归一次。一日回,恋母不肯去,母怒,鞭之,赶于河边,不肯登舟;母怒,提顶髻抛于河中,不顾而回。于时祖母见之,急呼救起,送至家,母曰:“此不才儿,不淹杀,留之何为?”又打逐,略无留念。予是时私谓母心狠,自是不思家。母常隔河流泪,祖母骂之,母曰:“固当绝其爱,乃能读书耳!” 【白话】 三十二年癸丑(1553年) 我八岁。因为读书的缘故,我借住在河对面的亲戚家里,母亲告诫我平时不准回家,只允许一个月回家一次。有一天回家后,我依恋着母亲,不肯离开。于是母亲大怒,用鞭子抽打着把我赶到河边,我却不肯上船;母亲更生气了,提着我的发髻把我丢进河里,头也不回地就走了。那时祖母见到了,连忙呼叫把我救出来送回家里,母亲说:“这儿子没出息,不淹死他,留着有什么用?”又打着赶我走,一点留恋之心都没有。当时,我心里想母亲真是心狠啊,从此以后就再也不想家了。那时,母亲常常隔着河岸流泪,祖母骂她,母亲却说:“一定要断绝他的爱恋之心,他才能专心读书呀。” 【原文】 三十三年甲寅 予九岁。读书于寺中,闻僧念《观音经》“能救世间苦”,心大喜,因问僧求其本,潜读之,即能诵。母奉观音大士,每烧香礼拜,予必随之。一日谓母曰:“观音菩萨有经一卷。”母曰:“不知也。”予即为母诵一遍。母大喜曰:“汝从何得此耶?诵经声亦似老和尚。” 【白话】 三十三年甲寅(1554年) 我九岁。有一次在寺院里面读书,听到僧人念诵《观音经》中一句“能救世间苦”,心中大喜,就向僧人要了经本,悄悄读诵,不久就能背诵了。母亲供奉观世音菩萨,每次烧香礼拜的时候,我都一定要跟着。有一天我对母亲说:“有一卷经文是讲观世音菩萨的。”母亲说:“我不知道啊。”我就为母亲背诵了一遍《观音经》。母亲听后大喜说道:“你从哪里得来的?你诵经的声音像老和尚一样。” 【原文】 三十四年乙卯 予十岁。母督课甚严,苦之。因问母曰:“读书何为?”母曰:“做官。”予曰:“做何等官?”母曰:“从小做起,有能可至宰相。”予曰:“做了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reams9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