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授课教案
课程名称:安全环境监测技术
授课章节
第7次课:第4章 粉尘检测(第6次课是传感器标定实验)
4.1 粉尘的来源、分类及危害
目的要求
了解粉尘的形成及来源,熟悉粉尘的分类及危害。
重点难点
重点:粉尘的分类及危害;难点:粉尘按粒径分类。
点名,指出作业存在的问题,强调必须独立完成作业,警告不交作业的同学。(约10分钟)
第4章 粉尘检测
粉尘检测,是当今生产企业职业危害检测中,最重要的检测项目。
生产环境的粉尘污染,严重地影响了职工的身体健康。为了有效地控制粉尘污染、为职工提供好的生产环境、研究新的除尘装置、正确地研究、设计和评价除尘系统,保证生产安全,必须对粉尘的物理、化学性质、粉尘的粒径及分布、粉尘浓度等进行检测。
4.1粉尘的来源、分类、及其危害
1)粉尘的概念
粉尘 是一种通俗地对能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颗粒物的总称。
生产性粉尘 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并且能够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微粒。
PM2.5PM,英文全称为particulate matter( 颗粒物),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 颗粒物,也称为 可入肺颗粒物。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是雾霾的主要成分。
气溶胶(aerosol)由固体或液体小质点分散并悬浮在气体介质中形成的 胶体分散体系,又称气体分散体系。其分散相为固体或液体小质点,其大小为0.001~100微米,分散介质为气体。
2)粉尘的来源(形成)
生产性粉尘业源甚广,几乎所有矿山和厂矿在生产过程中均可产生粉尘。如采矿和隧道的钻孔、爆破、运输等,矿石的破碎、磨细、包装等;机械工业
(约10分钟)
(约10分钟)
矿业举例(包括露天矿和地下矿)
(约10分钟)
(约10分钟)
的铸造、翻砂、清砂等;以及玻璃、耐火材料等工业,均可接触大量粉尘、煤尘;而从事皮革、棉毛、烟茶等加工行业和塑料制品行业的人,可接触相应的有机性粉尘。生产性粉尘的主要来源有:
(1)固体物质的机械破碎
(2)物质以不完全燃烧或爆破
(3)物质的研磨、钻孔、碾碎、切削、据断等过程的粉尘。
(4)金属熔化
(5)成品本身呈粉状
3)粉尘的分类
生产性粉尘可以从不同角度分类,可按性质、来源、粒径、生产工序(一次性粉尘、二次性粉尘)等进行分类,具体如下:
(1)按性质分类:
①无机粉尘:矿物性粉尘如石英、煤尘等;金属性粉尘如铁、铜、锰及其氧化物粉尘等;人工无机性粉尘如金刚砂、水泥、玻璃等。
②有机粉尘:动物性粉尘如兽毛、鸟毛、骨粉等;植物性粉尘如谷物尘、烟草尘、茶等;人工有机性粉尘如合成纤维尘、有机染料尘等。
③混合性粉尘:上述各类或同类粉尘中的几种物质的混合物。
④还原性粉尘:即可燃性粉尘,在相对密闭场所的空气中达到一定浓度时,可发生粉尘爆炸。
(2)按粉尘的来源分类
①尘:固态分散性气溶胶,固体物料经机械性撞击、研磨、碾轧而形成,粒径为0.25μm~20μm,其中大部分为0.5μm~5μm。
②雾:分散性气溶胶,为溶液经蒸发、冷凝或受到冲击形成的溶液粒子,以及当粒径为0.05μm~50μm左右。
③烟:固态凝聚性气溶胶,包括:金属熔炼过程中产生的氧化微粒或升华凝结产物、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烟尘,粒径1μm,其中较多的粒径为0.01μm
(约10分钟)
(约5分钟)
~0.1μm。
(3)按粒径分类
①降尘(dustfall):指在空气自然环境条件下,能靠自身重力很快自然沉降的颗粒物。颗粒直径一般大于30μm。
②总是悬浮颗粒物(TSP):是指一定体积空气中所含有的、能较长时间悬浮的粉尘颗粒物的总质量,单位是mg/m3。
③可吸入颗粒物(IP):经过口腔和鼻孔吸入,并能达到鼻咽区的悬浮颗粒物。
④胸部颗粒物(TP):在吸入颗粒物种,能穿过咽喉的颗粒物称作胸部颗粒物。粒径一般小于30μm,通常有50%质量在10μm以下,即D50=10μm,所以TP也称作PM10。
⑤呼吸性颗粒物(RP):即能进入肺泡的颗粒物,一般在12μm以下,通常有50%的质量在4μm以下,即D50=4μm,对于老弱及心肺病人,RP的粒径一般小于7μm,D50=2.5μm,PM2.5的概念由此而来。
4)粉尘的危害
(1)尘肺:这是主要的职业病之一,我国已列为法定职业病范畴,这种病是由于较长时间吸入较高浓度的生产性粉尘所致,引起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要特征的全身性疾病。由于分成种类繁多,尘肺的种类也很多,主要有矽肺、石棉肺、滑石肺、云母肺、煤肺、煤矽肺、炭素尘肺等。
(2)中毒:某些金属粉尘如铅、镉、铬、砷、锰等毒性元素及其化合物,通过呼吸道及肺组织吸收,进入血循环,引起中毒;如六价铬混入水泥中虽只有0.01%,但可增强粉尘的致敏性。
(3)上呼吸道慢性炎症:毛尘、棉尘、麻尘、木尘等轻质粉尘,吸入呼吸道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