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桃花扇》读后感感悟1
《桃花扇》是中国首部反映南明消亡的历史剧。作者孔尚任说它“皆南朝新
事”,又进一步说明是“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言下之意,即已点明此剧的
主旨:借侯方域与李香君的爱情故事,写南明兴亡,借而抒发情怀。
在此剧中,作者从俯瞰的角度充分展示了南明王朝的社会图景:明末时期,
朝纲混乱,社会上充斥着各种不可调和的矛盾,进而激发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最
终明朝消亡,清兵入关,天下尽归他人之手。阮大铖、马士英等人无视国难,狼
狈为奸,宣称:“幸遇国家多故,正我辈得意之秋”,拥立福王为弘光帝,建立南
明王朝。弘光帝更是偏安一隅,任由阮大铖等操纵朝政,残害忠良。作品所构建
的背景贴近历史,并通过阮大铖、弘光帝的人物形象的塑造,充分地暴露出了南
明王朝的黑暗与腐朽。他们在作者的笔下是被贬斥的对象,也是祸国殃民的元凶。
史可法在剧中是一个爱国良将的形象,同时也被塑造成了一个民族英雄。他是作
者歌颂的对象,他的悲剧人生不仅是国破家亡的写照,同时也与阮大铖、弘光帝
等猥琐无能、奸诈卑劣的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我认为 《桃花扇》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就,最大的原因就是作者所塑造的
李香君、柳敬亭等下层人民形象得到了人民群众的认可。作者通过这些人物的塑
造,对下层人民的优秀品质大加赞赏,充分展示了他们美好的灵魂。我想这才是
《桃花扇》的魂所在。
《桃花扇》读后感感悟2
《桃花扇》是凄凉的传奇,也是悲壮的史诗。“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
它的主题的两个层面是如此浑然融为一体——个人的命运和民族的命运、爱情的
命运和文化的命运在此剧中就像血泪融合在一起了。侯方域、李香君的悲欢离合
与民族的生死存亡如同两串缨络,以一白纱宫扇为结,难分难解;爱情的忠贞和民
族的大义就像扇上的桃花,是血,亦是画,纠缠出幻灭的悲剧命运。
明王朝三百年基业,于旦夕之间倾颓覆灭,留下整整一代知识分子的人生悲
剧。典型的如吴梅村:“草间偷活”的悲慨,亦以墓碑上“诗人”二作结。即使剧
中的男主人公侯方域,亦被-迫参加河北乡试,虽然高中副榜后并未出仕,但是留
人诟病,为当时义士所不齿。《桃花扇》传奇是在清廷的高压政治环境下为人宣泄
家国巨变中的悲凉和幻灭所作,相信没有人在读完或者看完这一传奇后会只为侯
1
李的爱情悲剧所感,最浓重的情绪当依然寄托在剧终时道士撕扇时的棒喝:“国在
哪里?家在哪里?君在哪里?父在哪里?”于是侯李的分入南北中修道,再不是奇变
突出,而是命运使然,不得不如此。
可以说戏到此出,所有当时的`观众,心中都充满故国之思。所有人都在思索,
这样一个有忠臣义士死死护持的国家如何败亡的呢?而他们所尽忠的那样的统治
者是如此不堪,像弘光帝登位后只是唱:“寡人登极御宇,将近一年,幸亏四镇阻
挡,流贼不能南下 ;虽有叛臣倡议欲立潞藩,昨已捕拿下狱。目今外侮不来,内患
不生,正在口选淑女,册立正宫,这也都算小事;只是联独享帝王之尊,无有声色
之奉,端居高拱,好不闷也。”所以大家苦苦坚持的君国大义又有什么意义呢?尤
其那些明朝遗民,或者汉民族的正统文化观念根深蒂固的人,更在正反人物形象
的对比中,看出了明王朝 “三百年之基业,隳于何人,败于何事,消于何年,歇
于何地?”当明了这一“江山沦亡”、“舆图换稿”的历史悲剧的必然性之后,更加
深了他们的人生幻灭之感。
最后 《入道》一出中开始是道场致祭:“正坛设故明思宗烈皇帝之位 ;左坛设
故明甲申殉难文臣之位 ;右坛设故明甲殉难武臣之位。”致祭篇幅之长占去此出大
半,除去抒发神州陆沉之悲外,更要为侯李的爱情结局充分渲染国破家亡的悲凉
气氛,所以张道士撕扇掷地,厉声喝断两人的互诉衷情时才有石破天惊。
《桃花扇》读后感感悟 3
《桃花扇》应该是几部古典戏曲中,观众最为陌生的一部,然而却是现代戏
曲舞台的宠儿,在各种戏曲中变换着身姿,经久不衰,更被那些艺术名伶们反复
吟唱。这部写于清初的戏曲著作在我看来很大程度上又像是作者的自述,“国破家
亡风飘絮”面对山河动荡,朝廷更迭,几经国破家亡,最终勉强苟活了下来。生
在清初的孔尚任与其他从旧时朝廷走出来的人们一样,自己的国已不国,委身外
夷脚下,不胜滋味,只能寄情于诗赋。有时人们又不免窃喜,倘若没有这时代的
更迭,又那里能得到这样一曲百唱不厌的戏曲佳作呢?国虽不在了,心依存,志犹
在,古人们的辛酸成长起来是后人望尘莫及的志向。
回到书中,即便是在国家风雨飘摇的时候,主人公的侯朝宗依旧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