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年年雪里》原文及赏析(最新).pdfVIP

《清平乐·年年雪里》原文及赏析(最新).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清平乐·年年雪里》原文及赏析 清平乐·年年雪里 朝代:宋代 作者:李清照 原文: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译文 小时候每年下雪,我常常会沉醉在插梅花的兴致中。后来虽然梅枝在手,却 无好心情去赏玩,只是漫不经心地揉搓着,却使得泪水沾满了衣裳。 今年梅花又开放的时候,我却一个人住在很偏远的地方,而我耳际短而稀的 头发也已斑白。看着那晚来的风吹着开放的梅花,大概也难见它的绚烂了。 注释 挼 (ruó):揉搓。 海角天涯:犹天涯海角。本指僻远之地,这里当指临安。 萧萧两鬓生华:形容鬓发华白稀疏的样子。 “看取”二句:“看取”是观察的意思。观察自然界的 “风势”。虽然出于对 “梅花”的关切和爱惜,但此处“晚来风势”的深层语义,当与 《菩萨蛮 ·归鸿 声断残云碧》和 《忆秦娥 ·临高阁》的 “西风”埒同,均当喻指金兵对南宋的进 逼。因此,结拍的 “梅花”除了上述作为头饰和遣愁之物外,尚含有一定的象征 之意。故应:还应。 赏析 这首词处处跳动着词人生活的脉搏。她早年的欢乐,中年的幽怨,晚年的沦 落,在词中都约略可见。饱经沧桑之后,内中许多难言之苦,通过抒写赏梅的不 同感受倾诉了出来。词意含蓄蕴藉,感情悲切哀婉。 上片忆旧。分为两层:开头两句回忆早年与赵明诚共赏梅花的生活情景:踏 雪寻梅折梅插鬓多么快乐!多么幸福!这“醉”字,不仅是酒醉,更表明女词人 为梅花、为爱情、为生活所陶醉。她早年写下的咏梅词 《渔家傲》中有句云:“雪 1 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共赏金尊沉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可作为“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的注脚。三四句当写丧偶之后。李清照在抒情 时善于将无形的内心感情通过有形的外部动作表现出来,如“倚楼无语理瑶琴” (《浣溪沙》),“更挼残芯,更捻余香,更得些时”(《诉衷情》),“夜阑犹剪烛花弄” (《蝶恋花》)。花还是昔日的花,然而花相似,人不同,物是人非,怎不使人伤心 落泪呢?李清照婚后,夫妻志同道合、伉俩相得,生活美满幸福。但是,时常发 生的短暂离别使她识尽离愁别苦。在婚后六、七年的时间里,李赵两家相继罹祸, 紧接着就开始了长期的“屏居乡里”的生活。生活的坎坷使她屡处忧患,饱尝人 世的艰辛。当年那种赏梅的雅兴大减。这两句写的就是词人婚后的这段生活,表 现的是一种百无聊赖、忧伤怨恨的情绪。本词中 “挼尽”二句,说把梅花揉碎, 心情很不好,眼泪把衣襟都湿透了。插梅与挼梅,醉赏梅花与泪洒梅花,前后相 比,一喜一悲,反映了不同的生活阶段与不同的心情。 下片伤今。“生华”意为生长白发。词人漂泊天涯,远离故土,年华飞逝,两 鬓斑白,与上片第二句所描写的梅花簪发的女性形象遥相对照。三四句又扣住赏 梅,以担忧的口吻说出:“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看取意为看着。晚来 风急,恐怕落梅已尽,想赏梅也看不成了。早年青春佳偶,人与梅花相映。中年 迭经丧乱,心与梅花共碎。晚年漂泊天涯,不想再看梅花委地飘零。词人南渡后, 特别是丈夫去世后更是颠沛流离,沦落漂零。生活的折磨使词人很快变得憔悴苍 老,头发稀疏,两鬓花白。词人说:如今虽然赏梅季节又到,可是哪里还有心思 去插梅呢?而且看来晚上要刮大风,将难以晴夜赏梅了。而且一夜风霜,明朝梅 花就要凋零败落,即使想看也看不成了。 最后的. “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可能还寄托着词人对国事的忧怀。 古人常用比兴,以自然现象的风雨、风云,比政治形势。这里的“风势”既是自 然的 “风势”,也是政治的 “风势”,即 “国势”。稍后于清照的辛弃疾的 《摸鱼儿》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与此寓意相似,都寄寓着为国势衰颓而担忧 的情绪。清照所说 “风势”,似乎是暗喻当时极不利的民族斗争形势;“梅花”以 比美好事物,“难看梅花”,则是指国家的遭难,而且颇有经受不住之势。在这种 情况下,她根本没有赏梅的闲情逸致。身世之苦、国家之难糅合在一起,使词的 思想境界为之升华。 2 这首词篇幅虽小,却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从依次描写赏梅的不同感受看, 运用的是对比手法。赏梅而醉、对梅落泪和无心赏梅,三个生活阶段,三种不同 感

文档评论(0)

duyingjie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