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放鹤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2 题。(12 分,每小题 3 分) 放鹤亭记 苏轼 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 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暮则傃东山而归,故名之曰“放鹤 亭”。 郡守苏轼,时从宾佐僚吏,往见山人,饮酒于斯亭而乐之。挹山人而告之曰:“子知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易》曰:‘鸣鹤在阴,其子和之。’ 《诗》曰:‘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盖其为物,清远闲放,超然于尘埃之外,故 《易》、《诗》人以比贤人君子,隐德之士。狎而玩之,宜若有益而无损者,然卫懿公好鹤则亡其国。周公作《酒诰》,卫武公作《抑戒》,以为荒惑败乱,无若酒者; 而刘伶、阮籍之徒,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嗟夫!南面之君,虽清远闲放如鹤者,犹不得好,好之则亡其国;而山林遁世之士,虽荒惑败乱如酒者,犹不能为害,而况于鹤乎?由此观之,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 山人欣然而笑曰:“有是哉!”乃作放鹤、招鹤之歌曰:“鹤飞去兮,西山之缺,高翔而下览兮,择所适。翻然敛翼,宛将集兮,忽何所见,矫然而复击。独终日于涧谷之间兮, 啄苍苔而履白石。 鹤归来兮,东山之阴。其下有人兮,黄冠草履,葛衣而鼓琴。躬耕而食兮,其余以汝饱。归来归来兮,西山不可以久留。” 9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升高而望,得异境焉升:登上 鸣鹤在阴,其子和之和:和睦 隐德之士。狎而玩之狎:亲近 鹤归来兮,东山之阴阴:北边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故《易》、《诗》人以比贤人君子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B. 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 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C. 宜若有益而无损者 吾尝终日而思矣 D.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智勇多困于所溺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 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 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 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 下列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文章开头记叙了建亭的时间、地点和缘由,描写了放鹤亭四季景色。 第二自然段通过对山人放鹤、收鹤的叙述,说明了放鹤亭得名的原因。 第三自然段通过与山人的对话,明确表达了作者对“隐居之乐”的理解。 作者最后引用山人所作的放鹤、招鹤之歌作结,意境悠远,余韵绵长。 将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3 分) 狎而玩之,宜若有益而无损者,然卫懿公好鹤则亡其国。 (4 分) (3)独终日于涧谷之间兮,啄苍苔而履白石。(3 分) 9 . B 解析:“和”读hè,应和,跟着唱。根据语法结构分析可知,“和”后面是代词宾语“之”,“和”应为谓语动词,而不能理解为形容词,故 B 错。对文言实词词义可以联系上下文推断。 A 解析:两个“以”字都是介词,“用、拿”的意思。B 中“其”,分别是代词它(指鹤)、表反问的语气词。C 中“而”,分别是顺承连词、表修饰的连词。D 中 “于”,分别为介词“到”和介词“表被动”。 C 解析:A 中“明年”,文中义指(那一年的)第二年,今义指今年的(下一年),古今异义。B 中“适当”,文中义指刚好挡住,今义是形容词,“合适,恰当”的意思,古今异义。D 中“南面”,文中义指面朝南方,今义是方位名词,南方,古今异义。 D 解析:放鹤、招鹤之歌的作者为苏轼。 (1 )山人登高眺望,找到了一块奇异的地方,就在它的上面造了一座亭子。 跟它亲昵,跟它玩 耍,好像是有利而无害的,然而,卫懿公爱好鹤,就丧失了自己的国家。。 独自整天在河涧、山谷中,啄食青苔,脚踩白石。 【参考译文】 熙宁十年秋,彭城暴发洪水,云龙山人张君的草屋,洪水漫上他家大门的一半。第二年春天,洪水退去,山人搬家到原来住屋的东面,在东山的山脚下。山人登高眺望, 找到了一块奇异的地方,就在它的上面造了一座亭子。彭城地方的山,冈岭四面围 拢,隐约地像个大环;只缺它的正西一面,山人的亭子刚巧对准那个缺口。春夏两季交替的时候,草木茂盛,似乎接近天空;秋月冬雪,使广阔的大地一片洁白;在刮 风、下雨、阴暗、晴朗的天气中间,景色瞬息万变。山人有两只鹤,很驯服,而且很会飞。早晨,山人就望着西山的缺口把它们放出去,听任它们飞到什么地方。它们有时站在池塘边、田野里,有时飞翔到云层的上面,傍晚,它们就向着东山回来,所以给亭子起名叫“放鹤亭”。 郡守苏轼时常带着幕友和下属去看望山人,在这座亭子里喝酒,感到很快乐。苏轼

文档评论(0)

hao187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武汉豪锦宏商务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IP属地上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20100MA4F3KHG8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