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学专业 《温病学》试题(1)
专业 年级 学号 姓名 成绩一、选择题(每题 1 分,共 50 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一) A 型题(共 30 题)
(答题要求: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在括号内)
1、首创秋燥病名的医家是( )
A.刘河间 B .吴鞠通 C.叶天士
D.喻嘉言 E.王孟英2、温病战汗多发生于( )
A.卫分阶段 B.气分阶段 C.营分阶段
D.血分阶段 E.温病后期
3、身热心烦,小溲色黄,口渴自汗,气短而促,肢倦神疲,苔黄干燥,脉虚无力。治宜( )
A.王氏清暑益气汤 B.东垣清暑益气汤 C.生脉散
D. 白虎加人参汤 E.竹叶石膏汤
4、低热,干咳或痰少而粘,口舌干燥而渴,舌干红少苔,脉细。治宜( )
A.沙参麦冬汤 B.清燥救肺汤 C.竹叶石膏汤D.生脉散 E.清络饮
5、发热,面赤,汗多口渴,烦躁气粗,身重脘痞,苔黄腻,脉滑数。治宜( )
A.葛根黄芩黄连汤 B .枳实导滞汤 C.王氏连朴饮D.白虎加苍术汤 E.桂苓甘露饮
6、温病中心营热极的舌象为( )
A.舌红中有裂纹如人字型 B.舌焦紫起刺
C.舌绛而干燥 D.舌尖红赤起刺E.舌淡红而干
7、白苔如碱状是哪种征象( )
A.邪热迅速化燥入胃 B.胃气衰败
C.湿热秽浊 D.湿遏热伏E.温病兼胃中宿滞挟秽浊郁伏
8、舌绛不鲜,干枯而萎的舌象为( )
A.邪热入营,营阴耗伤 B.热入心包
C.热毒乘心 D.肾阴耗竭E.胃阴衰败
9、湿温病后期湿胜阳微,转化为寒湿之证的舌象( ) A.舌黑干燥,甚至焦枯 B.舌苔干黑,舌质淡白无华C.黑苔滑湿而舌淡不红 D.舌淡红而干,其色不荣E.遍舌黑润,舌紫红
10、温病中的“分消走泄”法属于( )
A.泄卫透表法 B.通下法 C.和解表里法D.清解气热法 E.祛湿清热法
11、温病出现口噤不开,目睛上视,其治法是( )
A.清心开窍 B.豁痰开窍
C.芳香开窍 D.祛风通窍E.以上都不是
12、在清营泄热法的应用上,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本法适用于热入营分邪未动血的营分证 B.邪在气分而未入营者,不宜早用
C.邪初入营者,仍用清气泄热,透邪外出D.兼神昏痉厥者,宜配合开窍、熄风法E.热邪已耗血动血者,不宜再用本法
13、发热,微恶风寒,头痛,无汗或少汗,心烦,口渴,尿黄赤,舌红,苔腻,脉濡数。治宜( )
A.银翘散去牛蒡子、玄参加杏仁、滑石方 B.银翘散去豆豉加细生地、丹皮、大青叶、倍玄参方C.银翘散加黄芩、葛根、豆豉、玄参方 D.银翘散加生地、丹皮、赤芍、麦冬方
E.银翘散
14、身热,口苦而渴,干呕心烦,小便短赤,胸胁不舒,舌红苔黄,脉弦数。治宜( )
A.黄芩汤加豆豉玄参方 B.栀子豉汤 C.凉膈散D.蒿芩清胆汤 E.导赤清心汤
15、发热,腹中绞痛,欲吐不得吐,欲泻不得泻,烦躁闷乱,四肢逆冷,头汗如雨,舌淡红,苔白,脉沉伏。治宜( )
A.玉枢丹 B.甘露消毒丹 C.胃苓汤
D.蚕矢汤 E.葛根黄芩黄连汤 16、“温病学的成长阶段”是指哪一时期( )
A.战国---晋唐 B.战国----宋代 C.唐代 宋代
D.宋代----金元 E.明代 清代
17、《湿热病篇》的作者是( )
A.叶天士 B.薛生白 C.王孟英
D.刘河间 E.余师愚
18、风温、暑温、湿温的命名,主要依据是( ) A.一定的季节性 B.温病的性质 C.发病初起的类型D.临床特点 E.四时主气
19、温病身热烦躁,消渴不已,麻痹,舌红绛,苔黄黑干燥,脉细数。治宜( )
A.青蒿鳖甲汤 B.黄连阿胶汤 C.连梅汤D.加减复脉汤 E.大定风珠
20、三石汤中的“三石”为哪些药物( )
A.滑石、生石膏、寒水石 B.滑石、生石膏、石决明
C.滑石、石菖蒲、寒水石 D.滑石、生石膏、磁石E.滑石、石斛、寒水石
21、治疗伏暑邪在少阳证的最合适的方剂是( )
A.温胆汤 B.三仁汤 C.小柴胡汤
D.蒿芩清胆汤 E.王氏连朴饮
22、下列何证不属于气分发热( )
A.壮热 B.身热不扬 C.寒热起伏
D.日晡潮热 E.身热夜甚23、春温的致病因素是( )
A.温毒病邪 B.风热病邪 C.疠气D.温热病邪 E.湿热病邪
24、下列哪项不属暑热病邪的致病特点( )
A.发自阳明 B.易陷厥阴 C.易挟湿邪D.易耗气伤阴 E.易伤阳气
25、发热恶寒,汗出,口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