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八年级历史学科新文化运动教学设计
课 题
新文化运动
课型
新授课
学习目标
1.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代表人物及著作。
2.掌握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基本内容、历史意义。
3.认识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增强在新时代条件下的民主与科学意识。
重点
难点
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内容和发展
难点:新文化运动的影响、近代化的探索历程
自学指导
学会在教材找出重要的知识点,特别是黑体字部分的内容,重要知识点做好笔记。
结合教材内容,完成本课练习册的知识结构。
预习提纲
1、预习本课内容,在教材上勾画出重要知识点。
2、看教材相关知识,填写练习册知识结构内容。
导学
(展示)设计
流程
导入新课:体验新文化运动前北京大学师生问候语
二、讲授新课:
(一)新旧冲突——探背景
(1)新旧思潮发生激烈冲突。(西方传入的思想与袁世凯掀起的“尊孔复古”的逆流)
(2)民国的创立并未带来人们期望的和平与秩序。
(二)春风拂面——谈兴起
1、文化探索之旅之——上海见闻(兴起标志、代表人物)
2、文化探索之旅之——北京见闻(蔡元培、北京大学)
时间
1915年
兴起标志
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
主要人物
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
阵地
《新青年》和北京大学
(三)除旧迎新——看展开
1、镜头一:唐氏女子自杀殉夫(旧道德草菅人命)
内容一: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
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态度: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2、镜头二:民国初年百姓门前的对联(专制思想仍根深蒂固)
镜头三:鲁迅的《药》对“人血馒头”的描写(愚昧、迷信)
内容二:提倡民主与科学(德先生与赛先生)
镜头四:秀才看征婚启事(旧文学)
内容三: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文学革命)
胡适提倡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四)万象更新——论影响
材料一:问卷调查“最崇拜的人物”
性质: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材料二:第一桩西式离婚案
影响:(1)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
材料三:1919年的《新诗年选》摘录《自觉地女子》、五四爱国运动浮雕
影响:(2)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材料四:1919年《新青年》刊载了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影响:(3)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创造了条件
材料五:漫画和楹联说明新文化运动有何局限性?
消极影响:(4)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
(五)小组讨论: 结合所学的知识,探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及特点?(技术、制度和思想)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技术) (制度) (制度) (思想)
特点: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递进
三、课堂检测
达标反馈
课堂上尽量让学生来解答问题,多让学生说,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本堂课材料较多,主要锻炼学生解读和分析史料的能力。
3、及时巩固练习,让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现炒现卖”,并加深对知识点的记忆及拓展。
4、课后完成练习册习题,便于教师把握学生对本课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反思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六单元作文教学月光下的遐想.docx
- 六单元百分数的认识练习题.docx
- 六年上册数学集体备课方案.docx
- 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docx
- 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市赛一等奖.docx
- 六年前的回忆课后作业.docx
- 六年前的回忆阅读及答案.docx
- 六年数学二单元分数乘法测试卷.docx
- 六年级9月英语测试题.docx
- 六年级ModuleUnit省赛一等奖.docx
- 初中历史人教八年级上册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张謇开创实业的经历.docx
- 初中历史人教八年级上册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docx
- 初中历史人教八年级上册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课堂习题.docx
- 初中历史人教八年级上册中国历史大事年表(近代部分)期末总复习.docx
- 初中历史人教八年级上册中国历史大事年表(近代部分)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教案.docx
- 初中历史人教八年级上册目录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模拟试卷.docx
- 初中历史人教八年级上册近代化的探索洋务运动(1).docx
- 初中历史人教八年级上册近代化的探索北伐战争.docx
- 初中历史人教八年级上册近代化的探索戊戌变法(2).docx
- 初中历史人教八年级上册近代化的探索戊戌变法.docx
文档评论(0)